小麦周报美夏威夷女子海中分娩,海豚为其助

1

美夏威夷女子海中分娩

海豚为其助产

美国夏威夷州的孕妇多丽娜?罗辛(DorinaRosin)不顾医生的警告和劝阻,坚持要在海洋里分娩,并让海豚助产。这一切只因她相信大自然具有强大的治愈力量。

据报道,如医院已十分常见,因为这样能够减少孕妇的阵痛,有助于胎儿出生。但多丽娜提出的海中分娩却具有非常大的风险。

有专家指出,海洋中会有其他具有攻击性的海洋生物。除此之外,海豚的举动往往难以预测,甚至可能对人怀有敌意,因此产妇和新生儿极易受到伤害。但在多丽娜和她的丈夫看来,这是迎接新生儿的最好方式。

多丽娜是夏威夷州的一名“灵修治愈师”,她坚信大自然有着神奇的治愈力量,并认为在海中分娩是一种自然的、能让她放松的分娩方式。多丽娜在采访中表示:“在至年间,我时常近距离接触海豚和座头鲸,它们治愈了我,让我觉得放松。而且我相信我的孩子能说海豚语。”

——凤凰网

2

妇产科“一床难求”,

安医大二附院妇科产科病区扩增

安医大二附院妇科产科病区扩增

妇产科“一床难求”,尤其二胎政策放开后,产科有时连加床都加不上!这是很多医院妇产科就医的真实感受。12月19日起,在安医大二附院妇产科住院的话,这一状况有望缓解,该院妇产科病区将搬迁至二期综合楼,病区数陆续由原来的妇科、产科各1个病区,扩增至妇科2个病区、产科4个病区。

安医大二附院目前产科设计床位数为35张,但由于孕产妇较多,产科病区常年处于“加床”状态。近两年平均每年的分娩量约在例,产科床位十分“火爆抢手”。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家庭加入二孩生育大军,产妇多的时候,产科走廊加床都加不上。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个月,安医大二附院产科的每月分娩量都在例左右。

安医大二附院妇科产科将迁至二期综合楼

今年7月,安医大二附院二期综合楼投入使用,新楼内设计妇科、产科病区6个,其中妇科2个病区(8号楼7、8楼),产科4个病区(7号楼4楼、8号楼4—6楼)。产科新病区设计床位共90张,比目前产科床位数多出一倍多。待产床由5张增加至12张,产床由5张增加至9张,能为更多的孕产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安徽医院

3

妈妈偷懒少做一项检查,二胎宝宝一出生差点送命

给孩子换了4次熊猫血,才保住性命

11月14日,徐女士的二胎宝宝如愿降生了,这原本是一个让一家人都开开兴兴的日子,可接下来的十万危急却让徐女士和医务人员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重度Rh新生儿溶血病,孩子全身皮肤非常苍白,呼吸急促,肝脾肿大,皮肤变黄。

孩子紧急转送到了新生儿科抢救。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宝宝共换血两次,每次都花费2个多小时,一共换了ml的血液,相当于给这个新生儿全身血换了4遍。最后监测到,经皮胆红素值由换血前的21.2mg/dl下降到换血后的16.8mg/dl,血红蛋白从60g/L回升至g/L。说明这个换血治疗效果明显,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有过生育的徐女士,为什么二胎会碰上险情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发病率并不低,大约有4%的概率发病。孩子之所以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那都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

相比ABO新生儿溶血病,徐女士的宝宝是Rh新生儿溶血病,不但需要换的血液稀有,而且本身疾病也比普通的溶血病进展更快,黄疸、贫血、肝脾肿大和胆红素脑病的相关症状也更为严重,甚至可能导致脑损伤,再严重一些,就是死胎了。

一般在怀孕中后期的时候,都会做检查,发现问题时,可以给妈妈注射免疫球蛋白做阻断,能让病情减轻。这种毛病可以做到早检测、早预防、早治疗。

一项简单产前检查就能大大减少宝宝患病风险,怀孕的妈妈们千万别偷懒,省略了这项检查。而徐女士在生一胎时没有发现问题,想当然的认为二胎同样健康,可她并不知道,Rh新生儿溶血病往往发生在第二胎以及之后出生的孩子身上。

——钱江晚报

4

儿女诞生母难日,

绍兴42岁产妇跪着分娩近7.5斤婴儿

说起生孩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躺着生,你见过跪着生孩子的吗?前天,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就有一位高龄产妇,采用了前倾跪位完成分娩。

12月4日上午8点53分,42岁的孕妇小芳(化名)住进了医院产科。一开始,产妇产程进展顺利,到中午12点宫口已经开全。但是小芳仰卧在床上时,下腹压运用效果不佳,一直说腰骶部感觉很痛,痛得受不了,情绪也越来越烦躁。小芳向医生提出,是否可以让她坐起来。当班的助产士张晓莉和张玲洁考虑到产妇耻骨联合偏低,产程进展没有达到预期,在与医生及护士长商量后,决定采用前倾跪位分娩。在这之前,常规的接生体位为仰卧位分娩,而自由体位分娩对医生和助产士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在协助产妇转为前倾跪位后,小芳说感觉腰骶部疼痛明显缓解。她不再焦躁,也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用力了。

当天中午12点43分,随着新生儿一声响亮的啼哭,小芳顺利产下克重的宝宝。

虽然自由体位分娩是目前国际产科学界的一个趋势,但临床上仍以半卧位居多。这种分娩方式除了省妇女医院已经相继开展外,医院是首次尝试。

5

世界首创:医院

完成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

近日,复医院(上医院)完成了世界首例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该成果已于美国《JourmalofMinimallyInvasiveGynecology》杂志发表,并获得国外同行“innovction(革新)”的赞誉。12月10日,这一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新术式在国内南北两场学术论坛上正式对外发布。

59岁的慕容女士退休好几年了,每天和小姐妹们早上跳广场舞,晚上跳交谊舞,日子过得好不自在,近日她却遭遇了难言之隐,从阴道里脱出来的肿块越来越大,平卧也不能回纳,白天异物感很强,非常不舒服,医院检查,“盆底器官脱垂:前II中III后I,需要手术治疗。”一纸诊断,让原本还企望有什么保守治疗方法的慕容女士不得不正视现实。

盆底器官脱垂是指膀胱、子宫、阴道等器官下移,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虽不像恶性肿瘤会危及生命,但会严重降低生活品质、妨碍工作及生活。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完善,NOTES(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选择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进行手术,那么就可以满足患者减轻疼痛和不留疤痕的要求。

华克勤教授团队虽然在单孔腹腔镜和盆底重建手术方面经验十分丰富,但将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应用于盆底重建手术还是第一次,经过讨论商议,华克勤教授微创团队决定尽力一试,挑战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

查阅文献资料、钻研器械改良、术前情景模拟……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华克勤教授的指导下,陈义松副主任医师为慕容女士实施了手术。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操作的视野与传统普通腹腔镜正好相反,而且单孔腹腔镜下操作空间狭小,器械易互相干扰,如“筷子效应”般“打架”。陈义松副主任医师充分利用长镜头、弯器械、长短搭配的方式,巧妙解决上述问题。利用中号子宫托撑开阴道,成功解决了切口保护套容易漏气、滑脱的问题。凭借着对盆底手术的丰富经验,阴道壁全层分离、网片缝合固定、骶前血管区的避开、腹膜关闭、阴道顶缝合等一系列步骤一气呵成,手术时间仅2.5小时,出血仅50ml。

慕容女士恢复迅速,术后4天就顺利出院,面对自己光滑的腹部,慕容女士还戏称“做了个假手术”,真正实现“零疤痕”!术后半年多的随访,恢复良好。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不仅对患者有利,对术者来说,可以坐在术野的正前方,以更自然的身体姿势进行手术,减少长期特定手术姿势不适带来的损害。”陈义松副主任医师如是说。据悉,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保持美观性、减少疼痛出血及加快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更是可以充分结合单孔腹腔镜与阴式手术的优点。目前,复医院已将单孔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盆底重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剥除、全子宫及附件切除、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等妇科手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流程的优化,手术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

——复医院mp

文章来自“麦澜德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继续阅读:

盆底漫画科普阴道哑铃盆底课程

腹直肌电超声凯格尔训练卵巢保养

坐月子耻骨联合分离产后康复

一图读懂盆底中心子宫内膜薄

进入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zy/15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