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应知应会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输血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在《医院评审标准细则(年版)》中,输血科的核心条款有5条,临床需要掌握输血的核心条款有4.19.4.2、4.19.4.3、4.19.4.4、4.19.4.5(★),以下是这4条核心条款的应知应会知识。
目录
1输血前标本采集流程
2医护人员取血时应核对的内容
3病房输血前核对的信息
4输血后血袋和输血器的处理方法
5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
6怀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的做法
7血液输注时间的要求
8血液加温输注的要求
9内科输血的适应症
10手术及创伤输红悬液的适应症
11备血量达到或超过毫升时临床输血的流程
12紧急抢救非同型输血的指征
1、输血前标本采集流程是什么?
答:医师确定输血后,病房护士应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患者床旁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诊断、住院号、特殊患者的腕带。儿科病人应根据父母或监护人识别来采集血样。抽静脉血3-5ml(用EDTA-K2)抗凝,随即在床旁注入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内,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并保证采集者的身份和采集时间等可以准确地被识别。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4ml),填写输血前检查化验单送检。
2、医护人员取血时,应核对的内容有哪些?
答:检查交叉配血试验单:受血者姓名、科别、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检查血袋标签: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或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或凝块,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试验单上签字。
3、病房输血前核对的信息有哪些?
答:血液领到病房后2人共同逐项核对:受血者姓名、床号、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血袋号、献血员血型、血液有效期等;再次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渗漏、血液有无凝集或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2袋血之间也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4、输血后血袋和输血器怎样处理?
答:输血完毕后,护士及时收回输血袋并送回输血科保存,一次性输血耗材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记录,回收的血袋保存24小时后销毁,有记录,输血器械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
5、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1)发热反应:多在输血后1-2小时,先有发冷或寒战,继有高热体温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
(2)过敏反应:轻度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重度特点是输几毫升血液制品即发生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甚至休克等。
(3)溶血反应:输几十毫升血液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甚至死亡。
(4)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5)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数小时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
(6)输血后紫癜。
(7)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非致病菌引起发热样反应,毒性大的致病菌会发生休克,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衰。
(8)循环负荷过重: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及血性泡沫痰。
(9)枸橼酸盐蓄积中毒:发生率很低。
(10)肺微血管栓塞。
6、怀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应该怎么做?
答:各临床科室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达到安全顺利和有效的输血目的。
(1)如发现病人有输血反应,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主管医师,主治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输血或查实输血反应原因或决定纠正处理,严重的输血反应必须向输血科、防保科及质控科报告,以供登记、调查、随访、追溯。
(2)输血科在接到通知后认真调查输血反应原因并记录,必须核查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有关信息和记录,整个发血环节有无差错,复查受、供血者血型及配血实验,必要时抽取病人的血样复检血型、配血实验、抗人球蛋白实验,肉眼观察患者血浆或血清的颜色。并将实验结果登记在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本上。
(3)处理输血反应,应从速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原因尚未查明的,应视病情变化立即暂停输血,并迅速对症抢救治疗。
(4)对严重的输血反应,必须完整的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不能再受污染,送输血科待查,同时由检验科进行细菌学检查。输血科必须上报质控科和网络上报龙岗中心血站。
(5)有输血反应的病人要求临床医生及时详细地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报输血科。
(6)做好输血反应相关记录,分析总结,做好输血反应上报工作。
7、血液输注时间的要求是什么?
答:取回的血液核对好后,应在30分钟内输用,不可将血液长时间地放在室温下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有任何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过或有任何溶血现象应当报废;
血液各成分输注速度及时限表
血液成分
输血速度
输血时限/袋
冰冻血浆
一般情况下5~15ml/min为宜
30min
单采血小板
以耐受的较快速度
30min
冷沉淀
以耐受的较快速度
10min
红悬液
一般成人为5~10ml/min或(kg.h);急性大出血患者可达50~ml/min,或>50ml/(kg.h),儿童>15ml/(kg.h);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至1ml/(kg.h)。
4h(4h内未输完应废弃)
同一输血器连续使用6小时以上应更换,时间过长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的黏附沉淀,影响滴速,也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易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8、血液加温输注的要求是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输血不需加温,有下列情况需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血液进行加温:
(1)、大量快速输血,成人大于50mL/(kg?h),儿童大于15mL/(kg?h);
(2)、婴儿换血;
(3)、患者体内有强冷凝集素。
9、内科输血的适应症是什么?
答:红细胞悬液:用于纠正贫血,Hb<60g/L或Hct<0.2时可考虑输注。
10、手术及创伤输红悬液的适应症?
答:Hb<70g/L,应考虑输血,Hb在7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11、备血量达到或超过毫升的,临床输血的流程是什么?
答: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
12、紧急抢救非同型输血(目前仅在急诊科施行)的指征是什么?
答:生命体征不平稳,危及生命的急性失血患者:①血红蛋白30g/L,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②血红蛋白≥30g/L,但进一步加重贫血可能会严重危及生命(出血速度快,可能迅速危及生命;合并心、肺等严重基础疾病,很难耐受更严重贫血)。
医院创建办公室
更多信息医院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yy/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