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魔咒是种迷信

马克真

年底排名是基金的一道大餐。这是一个人人都说不合理,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基民,但又不得不去排,去看的一个事。不过,他的合理性倒也是符合行为经济学的。泰勒在他的《“错误”的行为》中引用了一个理论“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说人们之所以会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去做出判断,实则是“人类的时间和脑力是有限的”。排名或许就是这样吧。

言归正传,冠军到底是不是一种魔咒呢?

先来看公募:

再来看私募: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公募似乎魔咒并不明显。在当年冠军中,每二年反转的,排名靠后的,仅有年的博时增长、年的华商盛世、年的博时增长、年易方达新兴成长。有一些业绩还能延续,长期业绩还不错,如广发稳健、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工银瑞信金融地产、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但是私募这边,魔咒似乎应验了,大多数隔年业绩很差。有一些基金甚至盛极而衰,如世通资产,改名再来,创势翔受到处罚,人设崩塌等。

为什么会这样?

先来看冠军是如何诞生的。说起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就是买的股票涨得多。其股票风格最切合当下市场。如果指数基金的分类足够细,有理由相信,每年都是一类指数基金排在最前面。换个角度来看,即是配置上很极端(真是应了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种极端也使得组合很脆弱。行情总是波动的,那么很容易就不利的环境中就落后。可见,冠军的确是埋下了反转的因。私募的情形更是这样的,私募没有双十限定,也就会更为极端。

反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员问题。公募基金反转不少是伴随着人员的离职,华商盛世典型。当年的主要基金经理庄涛,在年9月即离开华商,加入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上海磐信基金、后又成立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业绩都可圈可点。私募基金中创势翔合伙人甚至因为交易密码的事对簿公堂,而银帆投资其投资人员更是大幅换血。

其实吧,认为是冠军是魔咒,那就是一种迷信,迷信冠军就会是个魔咒。怎么去看排名呢?我们把排名看成一个检索的因子就好了。排名靠前的主动管理基金,主要去看投资方法和理念,说一个绝对的话,不以赚企业盈利钱的基金经理,可以放在一边。如果是被动性基金或者是类行业基金的基金如(消费行业、新兴产业啊之类),要研究的东西会多一点,就是要看看它的估值、盈利,未来的估值和盈利,以判断该行业是不是好和便宜。当然,后者更难一点。

赞赏

长按







































如何治了白癜风
治疗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yy/14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