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中小学教材大换血,是中华民族自
来源:微言教育等
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将于9月1日在全国投入使用。日前,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做了解答。
新编三科教材怎么“出炉”的?它们“新”在哪里?10个关键词带你了解!
关键词:历时五年
根据中央要求,从年起,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历时五年,完成了编审工作,将于年9月开学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
关键词:把好三关
三科教材审查首次实行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和综合审查,全面把好三科教材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了24次审查会商会议,共计有多人次参加审查工作。
关键词:三年全覆盖
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关键词:价值导向
经审查,专家一致认为,三科教材价值导向正确,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融入、有机渗透,充分贯彻中央精神,体现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的原则,专门研制了三科教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方案和实施图谱。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历史教材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
关键词:革命传统教育
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关键词:法治教育
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关键词:外国作品
语文教材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精华,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
关键词:教师培训
建立健全国家级、地市级、县级三级培训体系,分层实施,3年完成三科教师全员培训。
今秋新学期,中小学这些教材有变化教育部介绍,将在今年9月1日全国投入使用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从年启动编写,年全部完成编写工作,编写时间历时5年。
据介绍,三科教材编写过程中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24次审查会商会议,共计多人次参加审查工作,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
新教材如何投入使用?教育部介绍,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年秋季学习,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语文教材
增加古诗文数量注重国家主权教育
据介绍,新编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
新的语文教材有啥新变化?
首先,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新编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数量,小学语文有古诗文篇,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篇篇,其次,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此外,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了一系列专题活动。大量编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如《纸的发明》《中国石拱桥》》等,赞颂古代劳动人民智慧;《邓稼先》》《黄河颂》等,弘扬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等中华传统美德。
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新编语文教材,主要以选文来体现。既有反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经历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也有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如狼牙山五壮士、江姐、黄继光等。
小学教材中有《朱德的扁担》《金色的鱼钩》等革命传统选文约40篇,初中教材中有《纪念白求恩》《回忆我的母亲》等革命传统选文30多篇。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经典名著。
此外,新编语文教材还注重国家主权教育。据介绍,这主要以选文来体现。或者描绘祖国山川的秀美与雄壮,以美丽的景物感染学生,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或者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以铿锵的话语激励学生,如《黄河颂》《壶口瀑布》;或者讲述各族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守卫祖国海疆的英雄事迹,以感人的故事滋养学生,如《无名岛》《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历史教材
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
此次由教育部统编的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按照历史时序,展现中外历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基本的历史史事,而且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凸显育人功能。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教育方面,教材系统介绍了中华民族近代斗争史,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决定作用给予了充分叙述,分别介绍了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40多位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
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在中国古代史中,揭示出自秦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中国近代史中,反映了中国各民族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现代史中,介绍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民族大团结。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到中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增强民族凝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编历史教材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道德与法治
原品德课改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
年10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为了在教材统编工作中落实这一要求,教育部介绍,将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道德与法治》小学教材共12册,初中教材共6册。
据介绍,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
此外,新编教材中,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新闻多一点
中国语文教材“大换血”!
换出的是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强势复苏!
改革前后教材对比
据悉,在此次教材编写中,古诗词等“文言文”比例再次得到了大幅度增长!与上一版的教材想比,增幅高达80%!占据了课文总数的20%还多!
毫无疑问,在经过改革的新教材中,“文言文”如今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份量!毫无疑问,如今经过改革的中国语文教材,相比较于曾经那种,满篇幅都充斥着外国所谓的“大文豪”的诗词文章,抑或是无数中国人杜撰的旨在称颂国外美德的“心灵鸡汤”故事,将有着本质的区别!
教材中虚构的故事——爱迪生救妈妈
或许有人会说,如此大费周章的“改革”语文教材,政府教育机构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哪国人?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是中国人!
而中国又为何能够被称之为“中国”?
回顾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早已物是人非,古巴比伦人还在,可是魂丢了。印度?除了一张只知道吃饭的嘴,他们可还说的出来一句古印度的典故?还是能够写的出来一个古印度的文字?
但是,在几千年的岁月中,中国却始终能够屹立不倒直到今天!
难道是因为没有外敌?可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可是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鬼方、西戎、义渠、匈奴、吐火罗、鲜卑、柔然.......
迥异于世界的文字系统,早在三千年前便已经高达余字!而今天世界上所谓的“绅士”们,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窝在哪个山洞中茹毛饮血。
这是只属于中国人的骄傲和高贵!而这一切,都是以“文字”作为载体的,文字在不断地简化,但是语法系统却在不断地完善,作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语法系统”,“文言文”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大部分历史,就是承载在“文言文”之上的!
所以,语文教材大篇幅的加入“文言文”课文,还能够被称之为“大费周章”吗?真的难以想象,如果“文言文”都没有学习的必要,我们的语文课程中,还有哪样是有学习的必要的!
要知道,在今人看来略显晦涩精炼的词句中,蕴藏的,可是中华民族的魂魄精髓啊!
当然,值得高兴的是,此次语文教材中大篇幅的加入“文言文”,除了表现出中国教育系统对于传统中华魂魄传承的决心之外,更多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的重新恢复!
毫不讳言,在过去的一百余年来,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向来都是缺乏“文化自信心”的!
原因是及其复杂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因为国家实力的弱小,导致中国的传统国学,也顺带变作了“矮子”!
曾几何时,中华文字被西方列强称作“落后”的象形文字!
曾几何时,西方的学者人为的牵强划分出了“拼音文字第一、表意文字第二、象形文字落后”的文字等级制度!
曾几何时,就连我们国家自己的学者都在大声疾呼,“汉字不除,中国必亡”,“文言文是封建糟粕”......
新文化运动中旨在废除汉字的“拉丁文”课本
那个时代,中国被打趴了,连带中国人也跪了下来......
可是,当我们细心观察对比后,我们才会发现!纵观世界各国文字、语法.....明明咱们中国的才是最为优秀的啊!
其实我们早都发现了,可是就是不敢说啊......
没自信啊!不自信啊!普希金的诗词,就一定是最有底蕴的、泰戈尔的诗歌,多美啊,简直就是天籁,如果我们有一点稍微不好的质疑,一定会遭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集体耻笑:没品味!
好吧,我没有品位.....
可是,为何我总是会感慨于李白的潇洒,为何我总是会痛心于杜甫的忧思,为何在辛弃疾的词中,即使已经过了几百年!我依旧热血豪迈,激荡难平!
现在,我知道了!这就是民族的传承!这就是中华魂魄的传承!
很庆幸,今天的中国人,真正的站了起来了!很庆幸,今天的中国学生,再也不需要将“白”的,硬要说成“黑”的了!
我们,中国人!也将吟唱着我们自己的诗词,昂首前行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道路上!
面对新版教程,你有什么看法?
小学课本变了,你怀念吗?
欢迎大家留言聊聊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