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出生三天就要全身换血儿科医生告
年3月22日,洪女士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医院)顺利诞下二胎宝宝。宝宝出生6小时后,黄疸越来越严重,胆红素值从8.3mg/dl飙升至28mg/dl,即使给予蓝光照射和丙种球蛋白封闭抗体治疗,宝宝的血清胆红素值仍然升高。最后孩子的血清胆红素值超过了新生儿换血限,变成了“小金人”。
“新生儿出现的是溶血症!”新生儿科主任黄磊果断地说。经过血型抗体实验,结果显示患儿为Rh溶血。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从而发生免疫反应,引起了溶血性疾病。
“如果不予治疗,大多严重患病的胎儿会死亡。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婴儿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更棘手的是,因洪女士是“熊猫血”,新生儿患的是少见的“Rh溶血症”。
医生们用体温暖血奋战6个小时换血成功“新生儿体内红细胞不停被破坏,血中胆红素不断产生,濒临高限,情况十分凶险,应当进行换血治疗!”黄磊主任说。
24日晚,医生们准备为患儿进行换血治疗,为患儿建立动、静脉通道,此次换血需要建立1条动脉通路,多条静脉通路,对这名重度“Rh溶血病”的宝宝采用了床旁经外周动静脉换血术。
因为是紧急用血来不及复温,为了避免宝宝出现不适,医护人员们轮流用自己的体温为刚从血库取回的血制品复温,谨慎地做换血准备。
护士长张学花、医生万振霞轮流用体温为血制品复温
每一条通路的连接,每一个三通接口的通向,多条通路,医护人员井然有序、各司其职。大家在床旁一丝不苟地记录,时刻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换血过程十分复杂漫长,进、出血量要保持平衡,要求较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zy/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