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海航换血背后,已成海航系保险弃子

放弃七年之痒的新光海航,独宠渤海人寿,海航金融的保险牌到底如何打?

作者:杨芮

来源:界面新闻(转载已获得授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家合资小公司新光海航股东变更在保险业掀起了涟漪。此前深陷偿付能力困局的新光海航人寿,正在做“换血”前的准备工作。

新光海航背后股东变动,一边是海航系出,另一边则是潮汕系入。两大资本势力的交替、“合资病”的样本,都是聚光灯下新光海航的标签。

保费垫底、股东分歧、新股东将至,新光海航“换血”背后有着更多故事,海航为何要放弃七年之痒的新光海航,而独宠渤海人寿?

跨不过的“七年之痒”

目前,海航金融产业以租赁、保险等业务为主,同时拥有证券、银行、期货、基金、投资银行、互联网金融等传统及创新金融业务。海航旗下的保险牌照包括渤海人寿、华安财险、扬子江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海南通汇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就退出新光海航的考虑,海航集团曾表示,基于发展战略与行业布局的考量,最终选择达成本次交易。在与受让方多轮密切协商的过程中,海航集团与受让方一致认为,本次交易将营造多赢局面,并推动新光海航人寿走向全新发展。

成立于年的新光海航人寿背靠台湾新光人寿和海航集团两棵大树,曾打出的“王牌”之一就是股东优势。新光海航人寿称,“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将传承新光人寿在华人保险市场上五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充分利用海航集团的本地资源,实现在市场渠道、产品研发、客户服务和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的长远发展。”

这个愿景并不如想象般灿烂。年11月16日,新光海航人寿曾披露的一则股权转让方案显示,海航集团将所持有新光海航人寿全部股权分别转让给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柏霖资产)及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汇石油集团)。

新的股权结构调整完成后,深圳柏霖资产将持有新光海航人寿51%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同时,新光海航人寿另一原股东——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光人寿)持股比例由50%降至25%,位列第二大股东。

跨不过的“七年之痒”,终于在第八年,海航选择退出这段“婚姻”。

据界面新闻多方了解,矛盾就在一个字,“钱”。据一位接近新光海航人士透露:“海航拿下这个合资牌照之后,就一直不想出钱,也一直拖着不退出,不明就里。这次的股权转让应该是谈到了海航满意的价格。”

由于海航的犹豫不决,从年开始,“股东增资未如期到位”就频频出现在其年报中。年新光海航年报数据显示,新光海航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年底的.07%骤降至年底的10.47%,年报披露原因之一为实际资本中股东增资未如期到位。

4年,新光海航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上升,但年报中对此的解释是“4年受到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制约,公司减少了资本金消耗较大、盈利性较差的银保业务目标,并主动限制银保业务规模,以维持公司保持适度偿付能力充足水平”。

5年,新光海航被暂停了新业务。截至5年12月1日止,新光海航净资产为负人民币0.16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1%。中国保监会下发了监管函,自5年11月2日起公司暂停开展新业务。

年,新光海航前三季度持续推动增资无果,“但并未达成有效共识和决议”成为一个高频词持续出现在了其去年前三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中。第四季度,新光海航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迎来了希望,“年第四季度推动召开了公司董事会,就股权转让议题进行磋商,并作出股权转让决议”。

来源:新光海航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在保监会年9月18日的批复中,“批准新光海航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其中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50%,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50%”。

此后,新光海航两次上演戏剧性情节。2年4月10日,根据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新光人寿和海航集团应于2年7月1日前按比例向本公司注资合计人民币5亿元,但2年上述增资事项并未完成。

在新光海航4年年报中,暂收增资款一栏出现2.5亿元人民币。4年5月15日,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将2年议定的增资缴款截止日延期至4年6月0日。股东方新光人寿于4年6月27日将其增资款人民币2.50亿元存入指定资本金账户,股东方海航集团未能如期履约缴纳增资款。年月10日,新光人寿将存放于本公司指定资本金账户的增资款人民币2.5亿元划回。

新光人寿的钱曾到过账上,那么海航方面呢?据一位曾供职于新光海航的人士直言:“新光海航持续面临资本金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海航方面迟迟不‘出手’。海航一直不愿出钱,但相反一直在向渤海人寿倾斜资源,个人分析海航不愿出钱也有资金链的问题。”

海航独宠渤海人寿

作为新光海航股东方的海航究竟作何打算?此前财新曾曝出海航欲打造保险集团的消息,但方案报至保监会尚未获批。

界面新闻记者综合了解,海航系最终退出新光海航的原因有二:首先是资本“趋利避害”,盈利能力是一项重要指标;其次是新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除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参与保险公司风险处置等特殊情形外,同一投资人只能成为一家经营同类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控制类股东“,这也就是说海航只能拥有一家寿险公司,对比合资公司而言,一个独立能由自己“做主”的个体或更受欢迎。

安永曾在4年发布的一份《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4)》的报告中指出,合资寿险公司十年间市场份额下滑了.个百分点,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股权变更也许是自我救赎最直接的办法之一。上述安永《报告》显示,截至年末,在28家合资寿险公司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未能盈利;在21家合资财险公司中,11家盈利而另外10家遭受亏损。业务发展缓慢、投资回报周期过长,是一些险企大股东离场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新光海航并不是海航放弃的唯一个案。5年11月,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其收购民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51%股权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其中20%的股权转让方为海航资本集团。

已经更名为亚太财险的民安财险,也是海航的“弃子”之一。相对于盈利不错的华安财险,民安财险在利润表现上相对逊色,4年亏损1.亿元,而华安财险4年净利润为.亿元,这被业界猜测为海航放弃民安财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年到4年,民安财险的净利润与综合收益总额表现并不佳。

而同在2年,5月1日时,民安财险曾披露了一则《关于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由现有股东按持股比例进行增资,注册资本由9.亿元人民币增至20.亿元人民币。但民安财险仍然游走在盈利和亏损边缘,记者查阅民安财险年报数据显示,民安财险1年亏损2.亿元;2-年扭亏为盈,分别实现净利润46万元和万元;但4年又亏损1.亿元。

除了增资,海航也在民安财险身上倾注了“心血”。民安财险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zy/16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