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三附院成功实施全省首例脐动静脉换血
年1月12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接收了一名早产新生儿,由于患儿的母亲是RH阴性血,注定了她特殊的命运。RH阴性血就是我们俗称的“熊猫血”,是一种稀有血型,仅占Rh血型者的不到1%,中国汉族人Rh阴性者占0.2%~0.5%,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和新生儿溶血症。
该患儿入院时全身皮肤苍黄,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徐发林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制定了换血疗法。据徐发林主任介绍,换血疗法主要用于重症血型不合的溶血病,通常采用经外周静脉多通道输入和桡动脉置管输出来完成,传统的换血疗法是通过静脉通路建立留置针穿刺输入血液,外周动脉穿刺置管,与静脉同步输出血液。动脉血管大多较深,肉眼无法看到,通过触摸动脉搏动进行定位盲穿。因此,成功穿刺受患儿的自身因素及操作者的影响较大,一些血管条件较差的患儿,除了反复穿刺带来一定的伤害,还有可能导致换血不能顺利进行。
考虑到该患儿病情危重,留有脐带,经徐发林主任和王锟护士长商讨,决定为患儿进行脐动、静脉置管。主任、护士长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地临床技能,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仔细辨别脐动脉和脐静脉。通过扩血管、导管置入、桥式固定等一系列操作,最终,成功置入脐动脉及脐静脉导管,完成了我院首例脐动脉的置管。
根据患儿各项检查指标,医生为患儿申请了RH阴性重组血,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1月13日,终于等到了“熊猫血”,换血治疗正式开始。为了保证出入量速度的平衡,入血的脐静脉由注射泵泵入,出血的脐动脉使用输液泵泵出,整个换血过程完全自动化,换血量达ml,换血时间持续三个小时,没有给患儿带来任何穿刺痛苦完成了换血治疗。
从年开始,郑大三附院(省妇幼)新生儿科与产科、手术室做好了沟通,需要入住新生儿科的患儿,会根据体重保留部分脐带,以方便进行脐血管的置管,脐静脉置管技术是我院在全省率先开展,目前已进行置管余例,此项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脐血管置管技术在NICU已经非常成熟,大大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目前,该患儿经换血治疗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据了解,这是我省首例经脐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成功开启了新生儿换血的新篇章。(NICU都雅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zy/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