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北汽小米汽车合资公司更名为

最近,车圈有个挺有意思的消息,宁德时代、北汽、小米汽车这几个“有头有脸”的玩家,居然凑在一起搞了个合资公司,还给这家公司改了个新名字,叫“时代北汽(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未来感?别急,这事儿还真不是换个名字这么简单,背后还藏着不少小动作,比如注册资本、股权分配、业务范围扩展啥的,甚至时间线也挺紧凑的。

事情要从年5月份说起,那会儿宁德时代、北汽、小米汽车,还有一个叫京能科技的公司,四家企业凑在一起,注册成立了一个新公司,名字叫“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这公司是个标准的合资企业,注册资本高达10个亿人民币,背后股东的分配比例也挺有意思——宁德时代拿了51%的股份,是绝对的大头;北汽的子公司“北汽海蓝芯”负责管理这个平台,拿了39%;剩下的10%被小米汽车和京能科技平分,各自占了5%。可以说,这家公司一出生就自带“豪门”光环。

事情并没有就这么简单结束。到了年1月,工商信息显示,这家公司突然改了名字,从“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变成了“时代北汽(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别看名字改得挺官方,但这背后其实透露出不少信息。这次更名之后,公司业务范围也大幅扩展了,不再单纯做电池相关的事儿,而是新增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等等一系列科技服务类的内容,甚至还搞起了电池销售和货物进出口。这一波操作,明显是在为后续更大的商业布局铺路。

公司名字改了,业务范围也扩了,这还没完。连公司的主要成员都来了一波“大换血”。虽然具体换了哪些人,外界暂时不清楚,但从这些动作来看,这家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很可能要更加聚焦新能源领域,而且很可能是为了配合后续的大项目。

说到大项目,就不得不提年6月的一个关键事件。就在这一年的6月18日,由宁德时代、北汽集团、京能集团、小米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这可是个大手笔的工程,整个项目按照“灯塔工厂”和“零碳工厂”的标准设计,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按照计划,这个基地会使用宁德时代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比如高节拍、高自动化率、高柔性化的生产线。换句话说,就是效率高、技术牛,还特别环保。

更重要的是,这个电池基地建成后,主要是为北汽、小米这些京津冀地区的车企提供稳定量产的电池产品。这话说白了,就是宁德时代要用自己的技术,直接带动一波新能源车企的发展。这不仅是一个工厂,更是一个“新能源生态圈”的重要部分。

而且,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些冰冷的技术指标,它背后还有一层深远的产业布局。宁德时代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领头羊,早就不满足于只当个“电池供应商”了。从这次一连串的动作来看,他们显然是想要进一步绑定北汽和小米这些车企客户,牢牢占据新能源车市场的核心位置。

与此北汽作为传统车企,这次也紧跟时代潮流,试图通过“新能源”这个赛道实现自我革新。尤其是北汽的子公司“北汽海蓝芯”,这次负责了平台管理和投资的关键角色,几乎可以说是北汽内部新能源业务的“操盘手”。

至于小米,这次虽然只占了5%的股份,看起来是个小股东,但别忘了,小米汽车可是雷军亲自押注的未来业务。这次参与合资公司和电池基地项目,很有可能是为了给自己的新能源车计划提前铺路。毕竟,自己造车,电池肯定是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

最后再说说京能科技,这家公司虽然名气不大,但它背靠京能集团,主要业务集中在能源领域。这次它拿了5%的股份,应该是看中了新能源行业的潜力,趁机搭上这条快车道。

总的宁德时代、北汽、小米、京能这四家企业,表面上是合作建公司、搞项目,但其实每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宁德时代想技术绑定客户,北汽要转型新能源,小米要为造车铺路,京能要抓住新能源的风口。这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接下来这家公司会发展成什么样,还真挺让人期待的。

这事一出来,网友们的评论那是相当热闹,毕竟宁德时代、北汽、小米这些名字本身就自带流量,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让人多聊两句,更别说这么多大佬凑一起搞事情了。

有人一听到宁德时代占了51%的股份,马上调侃:“这不就是宁德时代的‘亲生娃’嘛?其他股东就跟亲戚似的,来凑个热闹,最后还得听宁德时代的。”还有人说得更直接:“宁德时代这是打算当电池界的霸主了吧?连车企都想管起来了,真是野心不小。”

也有网友对北汽的角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北汽这几年新能源车整得跟过山车似的,一会儿起一会儿落,现在倒好,直接抱紧宁德时代的大腿,稳了稳了。”不过也有人不太买账:“别以为抱上大腿就完事了,电池是解决了,车要是造得不行,还是白搭。”

小米这边的参与也引起了不小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yy/9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