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健协级同伴教育主持人肺结核新

请问关于白癜风的传染图径是什么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binglibingyin/m/59589.html

青健协级同伴教育主持人肺结核、新冠、艾滋病和急救技能培训及肺结核十三问

年10月13日晚七点,我校新冠、结核、艾滋预防青年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于后勤服务中心5楼开展,各院负责人都积极参加此次培训。

首先,由我校心理辅导中心的李老师和卫生所唐医生介绍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趋势下此次培训的意义,鼓励我们多去宣传和实践有关艾滋病的预防。随后由社团张政部长和张梦伊副会长带着小伙伴们开始了防疫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

老师向大家介绍培训的意义

副部长向大家讲解同伴主持人培训

之后,由两位学长带我们进行有关“防艾”“防性侵”等相关知识,各组成员都学习了艾滋的危害和防范艾滋的方法。

接着还带领各小组进行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小游戏,让大家了解了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使各位成员及所有同学明白保护好自己的重要性。

之后对性侵这方面又做了一些讲解,并通过“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让各位同学进一步了解到如何能保护好自己不受侵害。这让此次活动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然后是肺结核、新冠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向各位演示了七步洗手法和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最后,唐医生告诉我们同伴主持人应具备的技能,号召我们应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和素养,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同伴主持人。

10月18日早9点,我校肺结核、新冠、艾滋病和急救技能预防青年学生同伴教育培训于后勤管理中心5楼开展,经过前期培训的小伙伴们开始了试讲环节。

试讲前,卫生所韩所长先给小伙伴们进行了急救技能实操培训,之后每位学员进行了心肺复苏实践操作练习,卫生所三位医生针对小伙伴们心肺复苏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一一纠正,让小伙伴们受益匪浅。最后,精彩的试讲环节开始了。各组代表就之前抽签的主题制作了PPT并做了精彩的试讲。试讲结束后,老师就各个组的表现进行打分点评,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至此,级青春健康志愿者协会肺结核、新冠、艾滋病和急救技能预防青年学生同伴教育骨干培训圆满落幕。本次骨干培训为后续开展防艾宣教工作提供了新鲜血液,壮大了我校防艾宣教队伍。同时提倡我们积极投身校园防艾宣教工作,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有为青年。

肺结核防治“十三问”,你应该知道!!!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正确掌握肺结核的相关知识,科学防治很重要。今天就跟小编一起通过十三个问答,来深入了解一下肺结核。

1.肺结核是一种什么疾病?

肺结核是人体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后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2.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以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为常见症状,此外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

3.结核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正在患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不具有传染性。

4.什么是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结核潜伏感染者会传播吗?

结核潜伏感染是指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没有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结核的证据。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5.怎样才能确定为结核潜伏感染?

目前结核潜伏感染没有金标准。WHO推荐的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诊断技术主要有PPD皮试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两种。

当PPD皮试后的硬结达到一定大小或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且经过X线等其他检查未发现活动性结核病灶,才能确定为结核杆菌潜伏感染。

6.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变成结核病患者吗?

结核潜伏感染者是否发病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感染菌量的多少、细菌毒力的强弱,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状况等。

一般结核潜伏感染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约为5-10%。但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例如儿童、学生、HIV感染者,其感染结核杆菌后的发病风险很高,有的高达10-50%。

7.被确定结核潜伏感染后一定要预防性服药吗?

由于儿童和学生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儿童和学生潜伏感染人群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HIV感染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受损,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病风险很高。因此这些人群应该开展预防性服药。

结核潜伏感染者接受抗结核预防性治疗,可以使其发病的风险大大减少。据研究,正确全程的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60-90%的发病风险。预防性治疗一般使用1-2种抗结核药物,服药时间一般为3-6个月。

8.我国的结核潜伏感染的现状严重吗?

年,我国的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结核潜伏感染率为4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结核病防控力度的加大、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结核潜伏感染率也在不断下降,据估计,目前我国的结核潜伏感染率约20%。

9.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10.怀疑得了肺结核怎么办?肺结核能治好吗?

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四种一线抗结核药品和部分检查。

按医生要求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但切记不要盲目就医或者隐瞒病情,导致延误治疗,治疗效果差,更会传染他人。

11.肺结核患者能否正常工作和学习?

肺结核刚发生时,疾病处于进展期,很多病人还具有传染性,此时应暂停工作和学习,立即接受正规治疗。

学生患者应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诊疗后判断是否开具休学诊断证明,根据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患者何时能恢复工作或学习,也应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判定,并开具复学复工证明。

12.学校和集体生活单位发现肺结核病人怎么办?

学校和集体生活单位是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肺结核,极易造成蔓延,严重时还能造成暴发流行。

因此,当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中出现肺结核病人,首先要让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其次对周围接触人群进行必要的筛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诊疗。PPD筛查阴性者,3-6个月后最好再进行一次检查。筛查发现的单纯PPD强阳性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服药,拒绝接受预防性服药干预者应在首次筛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

1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肺结核

由于结核菌的感染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尽量减少与肺结核病人的接触。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此外生活有常,饮食有节,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有利于预防肺结核。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卡介苗,对预防婴幼儿重症结核病有一定作用。

在校学生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膳食,尤其是初、高中毕业班的同学,应尽量避免熬夜,防止过度疲劳。学校及集体单位应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的清扫和消毒,特别要注意教室和集体宿舍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来源:江苏疾控()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yy/7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