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基金经理,偷吃了你的基金净值吗

Hello,我是不恋爱、不蹦迪,专心搞钱的基姐~基姐在前段时间逛各大基金的讨论区时发现,经常有基民评价某某基金会“偷吃”净值,并且还会非常愤怒的骂街: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就评论区大家的态度对这类事的态度来看,“偷吃”现象的发生似乎是常有的事,并且好像损害到了基民的利益!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偷吃现象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基民会对偷吃这么愤怒?监管为什么不管呢?基金净值偷吃估值我们一起来看看。基金净值偷吃估值

基金净值被偷吃有多严重?

基金净值偷吃估值为了防止有些基民看不懂,这里基姐还是解释一下,基金单位净值其实是每一份基金值多少钱,所有基金成立时单位净值都是1元。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基民买基金的盈亏都与净值息息相关。基金净值偷吃估值比如,基金净值偷吃估值你花元买入一只净值为1元的基金,那么实际上是你买了份基金;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如果基金经理足够努力,把单位净值经营到4元,那么你的钱就变成了份*4元=元!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大家可以根据当天净值的涨跌来做一些买卖调仓操作,基金净值偷吃估值但基金净值基本上在每个交易日晚上8点后公布,对于大多数基民而言多少有些影响买卖操作的时效,基金净值偷吃估值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基民在当天进行买卖决策,天天基金、支付宝等平台就推出了在每个交易日的9:00-15:00都实时更新的基金估值。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图中基金仅做举例例证,不做购买建议基金净值偷吃估值观察这个估值基民就能大概了解这只基金今天大概要涨还是跌,要不要做什么调仓操作。基金净值偷吃估值而大家所说的“偷吃现象”其实是指发现了当天某只基金的净值估值,大于净值本身。基金净值偷吃估值比如以下三种现象: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图中基金仅做举例例证,不做购买建议不管哪一种情况看上去都让人冒火:本来看了估值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今天亏块钱,但没想到晚上发现自己竟然亏了块;或者是估值显示今天大赚特赚,高兴地好酒好肉吃完回家,发现只涨了一点点;或者想着好久没见红了,今天估值显示基金会涨很不错,结果晚上发现叒跌了。基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实际值和估值的算法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结果会与估值有偏差?最终于是有人提出来“我们把钱交给了基金经理,净值估值不一样,一定是基金经理从中作梗偷偷拿走了那部分钱!”这个解释看起来最合理,于是口口相传,但凡出现估值高于净值的基金经理都会被骂“偷吃”。基金净值偷吃估值甚至之前的南方原油基金甚至因为偷吃被骂上热搜:

基金净值偷吃估值

年3月19日,美国WTI原油价格暴涨超过20%,创下了单日最大涨幅;布伦特原油BRENT在当天的涨幅也超过了10%。

基金净值偷吃估值

南方原油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正是60%WTI原油价格收益率+40%BRENT原油价格收益率。

基金净值偷吃估值

按此计算,南方原油业绩比较基准在当日的涨幅应为16%左右。

基金净值偷吃估值

当基民正为此兴奋不已的时候,南方原油在3月19日公布的净值的涨幅仅2.95%。这也让部分基民非常愤怒,一度把它骂上了热搜。

基金净值偷吃估值

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偷吃这种行为,听上去就和古代贪官污吏抽成克扣百姓饷银一样不要脸。基金净值偷吃估值但事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基金经理们是真的冤枉,因为基金账户中资金的去向就足以证明他们的“清白”。基金净值偷吃估值基金账户的资金去向

为了防止基金经理们动小心思拿点基民的钱塞进自己的口袋里,证监会已经有了规定:基金资产的管理与保管分开,

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负责基金的投资运作和管理,而基金托管人(托管银行)负责保管基金资产以及资金的进出。

也就是说,大家买入基金后,钱就进入了基金托管银行,基金经理负责发号交易指令给券商,托管银行同时打钱过去,卖出时同样如此。

整个过程,基金经理碰不到一分钱。

所以,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我们把钱打给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拿去买股票,赚回来块钱,自己藏起来20块钱,然后告诉大家只赚了80块钱。

大家可以骂基金经理菜,但骂他们“偷吃”是没有理由的。

既然基金净值和估值的差额是被基金经理“偷吃”的说法不成立,那这个现象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为什么会出现净值估值误差?

之所以会出现净值和估值的误差,实际上和3个原因有关:估值的计算有滞后性天天基金、支付宝这些代销平台无法得到一只基金当天的实时持仓数据,所以他们的估值实际上是根据基金每个季度披露的前十大持仓、最近半年报或年报的股票持仓来进行估算。而这些在季报中披露的持仓数据实际上是上个季度末最后一天的持仓数据,并不具有及时性。比如宝盈优势产业披露了9月30日三季度的前十大持仓如下:这个数据实际上是宝盈优势产业9月30日当天的配置。从披露这个数据起到12月30日每天的估值计算其实都是参考这个季报披露的数据来计算。但,晚上8:00公布的当天基金净值,则是基金公司根据当天证券交易提供的数据核算,再由托管银行复核,证监会备案的。所以大家看到每天9:00-15:00平台给出的估值数据因为滞后性而失真了。

和基金经理的调仓有关

一般来说,换手率高的基金经理持有个股的时间更短,今天买了A股票,后天可能就卖掉买入B股票,过两天又去换成S股票。这样一来,平台提供的估值数据也会越来越不准确。而且,基金经理在每季末最后一天登记了前十大持仓,上市公司也会陆续披露公司的财报,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数据披露都要在当季结束后完成:披露后,基金经理们都会去仔细研究有没有基本面出现问题的公司,然后再进行买卖调整。

如此一来,基金每日净值的估值不准也是常有的事。

不同平台还有不同的估值算法另外,天天基金、支付宝这些不同的代销平台对估值的算法也各不相同:同一只基金在不同的平台上也会显示不同的估值:比如蚂蚁财富11月18日公布的华安逆向策略混合的净值预估跌0.19%,而天天基金则预估这只基会跌0.08%。两个平台本身都出现了偏差,这也是因为各自的计算、调整标准不同导致的。所以,基金的净值和估值误差是因为估值的计算方式有滞后性、基金经理个人调仓方式和平台算法不同造成的,并不是基金经理“偷吃”,本质上并不涉及基民的利益。基于以上三点,我们估值和净值存在误差是正常,甚至是经常会出现的现象,大家不用太在意。但,对大部分的基民来说,大家更应该调整自己对待基金的心态。

对待净值估值误差的正确态度

基金估值的出现,本就是各大平台为了满足基民们的诉求而做的参考数据,每家也都有提示估值并非准确数据:而且,基民也没必要太纠结基金短期的估值和净值,毕竟基金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大家也不可能因为今天基金跌了就卖出股票,明天基金涨了就买入。坚持长期持有才能最终享受到安稳的回报。但基金估值并不是对投资没有用的,大家可以把净值和估值的误差作为观察基金调仓的线索,留意基金经理调整的板块,然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7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