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刚刚出生9天的小生命,差点儿失去

幸福的降临

每个宝宝来到人世间,对于父母和整个家庭都是最好的礼物,对于李某,宝宝降生的那一天同样幸福,但是谁也没有想到9天后的宝宝却经历了一场生死磨难的考验。

3月4日,李某带着刚出生9医院就诊,当时查体,全身皮肤重度黄疸,医生立即收住院进行相关检查,检验结果显示婴儿血中总胆红素竟然高达.6umol/L,超出正常值的近30倍!新生儿科医生仝淑琴心中一惊,难以置信,如此严重的黄疸,随时可能出现合并胆红素脑病,引起脑功能障碍,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后遗症。快!——给予静点人血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以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双面蓝光照射积极退黄。但是2个多小时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黄疸依然十分严重!

选择

紧要关头,只有给宝宝全身“换血”进行最后一搏了,所谓换血就是将宝宝体内的血液从动脉输出的同时,再将等量替换的血液从静脉输入,完成血液的替换。晚上6点左右,新生儿科一边紧急联系从北京赶来的我院客座教授——医院花少栋教授,一边向家属交待病情的严重性,输血科从大同市血站调血,院调度中心协调相关科室给予帮助,科室间相互配合紧张忙碌地做好了换血的一切准备。晚上9点,医院,对宝宝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换血”势在必行,此法虽有极大风险,可宝宝的病情不能再拖延了,在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下,在风险意外和宝宝安危面前,新生儿科主任崔贵明当机立断选择风险,并做好万一出现意外的抢救措施和准备。

晚上11点半,“换血”开始:开两条静脉通道,分别将血浆和悬浮红细胞输入宝宝体内,还有一条动脉通道输出宝宝自身的血液,看似简单的输进输出,背后却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换血时,医护人员必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高血钾、低血糖、血小板减少甚至是心脏骤停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场的医护人员都神经紧绷,新生儿科医生仝淑琴、董佳楠及护士孙宏旭、吴振宇密切监护,花教授和崔主任也一直守在监护室,整整6个小时,一刻都不敢松懈,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一点点的恢复,直到凌晨4点,换血安全结束。

此时宝宝血中胆红素已降至.2umol/L,脱离了危险,幸运的是全程没有出现意外情况,也许是上天眷顾这个生命,也许是医护的不放弃感动了这个小宝宝,此时此刻的他在医护的抢救下又获重生!

3月12日,小宝宝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平安回到家中。

据悉,此“换血”婴儿为大同地区罕见!

新生儿黄疸是指未满月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但它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才是最危险的,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同时存在高危因素时,可导致脑功能障碍。而“换血”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方法,它能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非平常可为之。

所以在此请各位家长不要忽视黄疸的危险性,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7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