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懵了牛年交易满月,偏股基金罕见绿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
投资股票的人往往喜欢用“牛”来做个摆饰,以期获得好收成。
然而,在今年这个牛年的市场中,市场风格突变,持续两三年的“核心资产”结构性行情出现“逆转”,消费、医药等领域龙头股出现大幅下挫,而顺周期、碳中和等主题领域表现突出,中小盘股上演“逆袭”行情。
截至3月17日,正是牛年一个完整月,在此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下挫超10%,表现一般。但在这一情况下,基金公司以及销售机构纷纷发布文章安抚投资者,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不要追涨杀跌。
牛年交易满月
主动权益基金跌幅超10%
在过去两三年的结构性牛市环境下,整体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确实赚得盆满钵满,在牛年首月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
从基础市场走势来看,牛年以来市场基本延续了下跌行情,尤其核心资产下跌幅度较大。数据显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在2月18日至3月17日表现分别为-5.73%、-13.48%、-12.17%,跌幅较大,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的跌幅也高达20.79%、15.61%。
其实从公募权益基金表现看,跌幅要小于创业板指。数据显示,牛年首月(年2月18日至年3月17)日,整体主动权益基金收益为-10.13%,跑赢了创业板指数、沪深等,不过股票仓位最低8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最低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分别为-13.61%、-14.19%。(剔除了今年成立的新基金,仅统计披露了3月17日净值的基金。)
确实,春节之后的牛年行情来看,钢铁、煤炭、建筑、地产等顺周期领域表现突出,中小盘股春季也上演“逆袭”行情,给公募基金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整体出现较大的跌幅,表现惨淡。
仅5.58%主动权益基金获得正收益
“低估值价值派”逆袭
每一次市场调整,都是对基金经理一次重要的考验。而这一次大跌之下,绝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受到冲击,仅少数主动权益基金获得正收益。
数据显示,2月18日至3月17日,主动权益基金中,净值跌幅最大为27.12%,而表现最好的收益率为12.77%。在全部纳入统计的只主动权益基金(各类型分开计算)中,只有只基金获得正收益,占比为5.58%。
在这一个月的极端行情中,“低估值价值派”基金经理开始逆袭,引起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yy/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