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是如何炼成医院住
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时光已经结束,医院把我从一名医学生培养成一名儿科住院医师。评价自己是不是合格的医生,广大患儿和家长的认可是一个最好的评价方式。住培的三年里,我没有浑浑度日,蓦然回首,培训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珍贵,一千多个日子,忙碌而充实并收获满满。破茧成蝶的过程纵然痛苦,但灵动飘逸地蹁跹于花丛中又何尝不快乐呢。
追逐梦想,不忘初心。医院的第一堂课是岗前培训。医院领导很重视我们这些新来的新员工,党委书记刘益民对新员工的寄语依旧在脑海中回荡:高站位,坚持党的领导;转变观念,调整心态,转变角色,不计得失;对患者、对自己、对医院负责,从思想上慢慢去改变、去接受自己从一名医学生转变成一名医生的角色转换。徐文革副院长的“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让自己脑中多了一根弦,明白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人力资源部晏文君老师的“开启职业新篇章,成就精彩人生”,让自己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开始更好的规划,医院有了更多的期待。
从那以后,自己立下了一个职业目标,做一名家属信任、患儿喜欢的儿科医生。也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我在这三年住培的日子里不敢懈怠。我怕辜负自己的青春,也怕辜负自己的梦想。所以,即使在艰难的岁月,没有阳光,手拿烛火,我也必须向前奔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进入科室,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管床收治病人。我相信所有经历过住培的医师刚开始都有一段迷茫、恐惧和慌乱的时光。迷茫的是我接诊一名患儿时我该做些什么、我要问些什么、我该开什么检查、我该做什么治疗。恐惧的是面对家属的咨询我拿什么知识给他讲解。慌乱的是我站在科室我该干什么。听师兄、师姐说科室的带教老师都比较喜欢二、三年级的住院医师,因为他们已经有一定能力接诊管理病人等。而我,比较幸运的是一来就跟着我们科室的教学主任李立学老师,虽然他教学工作和门诊任务繁忙,但他“手把手”带着我收治病人,从拿到入院证开始,了解患儿在门诊就诊的情况,然后去询问病情,和家属交流沟通后开始开具检查和治疗单,写完病历后李老师又耐心地给我修改病历,带着我去和家属沟通签字,整个过程下来,我常常要花2个小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率,我主动去多收治一些简单的病人,来提高自己对流程的熟悉程度。下班吃饭后,我又待在科室,在电脑上看其他老师书写的病历,学习他们的分析过程。在家里,我把儿科教科书翻了一遍又一遍,学习遇到的疾病相关知识。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家属的信任和患儿的康复时,也许这就是自己当初走进医学校门的初衷吧。九成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临床工作的同时,我也学习和练习国家要求的技能。在科室,我们每个月组织一次技能考试,都是我们临床工作中需要运用的操作,比如腰椎穿刺、骨髓穿刺、新生儿窒息复苏、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等。在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前、住培结业考核前,都会组织住培医师进行强化培训练习,确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也让大家深入掌握临床技能操作,为我们今后的执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医院每年会组织住培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形式历练我们。医院的培训下,一次性顺利通过了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因为这些技能操作,平时我们都会培训。我们儿科专业基地,除了培训细则要求的基本技能培训外,还会培训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在轮转新生儿组的时候,带教老师会教我们新生儿换血技术。当这些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获得救治时,自己也是充满了当儿科医生的成就感。在轮转儿科心血管组的时候,带教老师会给我们讲解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在轮转儿科泌尿系统的时候,带教老师会给我们讲解小儿血液净化技术,主要运用在我们儿科儿童中毒和反复复发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身上。在轮转儿科呼吸组的时候,带教老师会教给我们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治技术。在轮转儿科内分泌组的时候,带教老师会教给我们小儿矮身材、小儿性早熟的诊治技术。技能竞赛鼓励我努力奋斗,增强自信。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四川省第六届“成医杯”临床技能大赛。赛前,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技能培训中心,甚至中午休息都和模型待在一起。自己有幸获得了儿科组个人特等奖,也特别感谢在住培路上陪伴我的每一位老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我们儿科,偶尔会遇见反复发热抽搐的病人。这类病人,我们需要警惕颅内感染,所以会做腰椎穿刺取脑脊液进行化验。我第一次做腰椎穿刺的时候,感受到了这和模型上做操作有非常大的区别。心理上害怕穿刺不成功,所以我请了我的带教老师李立学老师给我指导,若我自己不能穿刺出脑脊液,我就推给我的老师做,有了靠山后心里就不恐惧了。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我开始了第一针的穿刺,结果什么也没有。李老师立刻叫我拔出穿刺针,叫助手固定患儿体位,背部与床面垂直,指导我进针时一定与患儿的背部垂直,把握好这二个垂直点,当看见脑脊液流出,自己也为自己第一次腰椎穿刺成功而高兴。李老师说,以前自己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工作,这些操作是师傅带徒弟,没有统一的操作流程,没有反复的培训。现在国家有住培的要求,你要珍惜这三年,把该学的技能练习扎实,医院,才能独立操作。李老师讲解技能操作时说过,学习技能操作,先在模型上反复练习,只有自己熟练以后才能在患儿身上实践,每一次实践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后才能熟能生巧,越做越好。曾经不明白为什么会反复培训穿隔离衣、防护服,因为这些我们平时上班也用不上。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时,我报名参加了援助郫都区核酸检测,自己很快穿好防护服和病毒做斗争的时候,自己才明白这培训制度的“高瞻远瞩”。在梦开始的地方,希望梦想成真
住培三年后,我顺利地医院,重新以一名儿科住院医生的身份开始工作。有人说我作为一名本科生,医院工作,真是幸运。是的,我也觉得我是一名幸运儿,医院把我这个经过住培三年的本科生和其他硕士专业学位的医院。感谢陪我成长的各位带教老师,医院领导的信任,我将以一颗热爱医学事业的医院的信任。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为患儿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医院儿科专业基地级住院医师李德洪 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