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买自己的基金说明什么
最近市场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基金经理很多都在买自己的基金,基金公司也在买自己公司的基金。有个数据,截至2月4日,年共有21家公募机构进行了33次基金自购,总规模达3.33亿元。
一叶知秋,这些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购买自己的基金绝对不是作秀,因为个人动辄几百上千万,基金公司大手笔申购,一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对于市场中有投资机会。
其实基金公司自己购买产品已经不是新鲜事,而且从年以来,除了年,其他的时间都是净申购。但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机构自己购买往往会在市场相对低迷的时候入手。
有一个数据:
不难发现,在年,年,年这些年股市调整时,机构自购都是较其他上涨年份更多一些。同样在刚刚过去的年,当新冠疫情在年初爆发,对资本市场信心影响最大的时候,有34家公司用近24亿元(含员工资金)来申购自家基金,给市场注入了信心。当然现在回头看,这些资金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今年以来自购主力军是权益类基金。根据Wind数据显示,3.33亿元的自购规模中有1.1亿元为股票型基金,1.73亿元为混合型基金,两类基金自购规模合计2.83亿元,占比高达84.98%。
值得一提的是天弘基金一共进行八次自购,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年天弘也是在疫情初始阶段认购自家基金最多的,高达5亿元。
另外,今年还有一些基金经理大额自购:
上投摩根杜猛万元投资两年持有期的远见基金;
华夏基金蔡向阳万元购买华夏睿阳一年持有期基金;
鹏华品质优选混合基金袁航近期出自万元认购;
中庚邱东荣出资万认购中庚价值品质基金
另外还有一个指标可以参考的是,基金公司员工购买自家基金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反应从业者对基金真实的认可度。毕竟内部员工对于自家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了解要比外部更高一些。
因为自购基金是使用的真金白银,所以总体来说是对基金经理的认可。当然如果是迷你基金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对待,要考察基金经理长期的风格和历史表现。
综合下来,自购基金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是基金经理绑定利益,表达一种自信;
第二是在风险快速释放的时候,传递信心;
第三是在认为市场机会巨大时候谋求收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公司自购不能完全的去“抄答案”,但是可以作为一个选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购基金至少要持有一年以上,它会是一个长期的心态。
在不看好市场的时候,基金公司也会自购债券类基金产品。而基金公司今年以来更多的是购买主动权益类基金,从这个角度,也说明基金公司对于长期股市机会至少是乐观的。
欢迎理财师加入销售有道理财师专属群,扫码三文同学,与万名理财师同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