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基金盘点沪指与创业板指五连阳

年1月6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展开震荡整理,最终集体小幅收涨,沪指与创业板指日K线五连阳。两市成交额达到1.16万亿,但较昨日略有萎缩。行业板块涨少跌多,船舶制造板块强势领涨。北向资金今日小幅净买入2.36亿元。

  基金市场涨多跌少,从估值情况来看,医药、银行、军工等主题基金估值涨幅居前;科技、新能源车、白酒等主题基金估值跌幅居前。

  分析人士指出,今日,两市高开震荡,连续拉升之后,市场迎来分化。中小创小幅整理下,板块个股表现各异。而证券板块整理下,银行股全天迎来拉升,继续支撑和提振市场上行趋势。随着人气的不断攀升以及赚钱效应的不断显现,指数如果出现回撤将是低吸和进场的好时机。建议投资者战略性布局券商、大消费、银行、大宗商品为主的核心资产,短期可适当参与数字货币、新能源汽车、农林牧业的交易性机会。

  行情回顾

  收盘播报:A股三大指数收涨:沪指与创业板指五连阳船舶制造板块领涨

  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上涨0.63%,收报.88点;深成指上涨0.26%,收报.61点;创业板指上涨0.55%,收报.09点。

  资金流向:银行、水泥建材、医药制造等板块遭遇资金流入;电子元件、酿酒行业、软件服务等板块遭遇资金流出。

  基金估值:医药、银行主题基金强势上涨,科技主题基金普遍回调

  医药板块表现强势,相关主题基金估值涨幅居前

  国信证券指出,近期随着国家医保谈判结束,市场对国内创新企业的发展前景更为乐观,医药板块重新获得市场重视,部分龙头已经创出历史新高。预计年医药板块继续分化,整体而言海外业绩有望维持一段时间,国内需求在年低基数基础上大幅改善。“春季躁动”中机构优选龙头,医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还未延展到二线龙头。

  银行板块触底反弹,相关主题基金估值拉升

  中银证券指出,银行经过前期调整,目前板块估值对应年为0.75倍市净率,具备低估值、低仓位的特点,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步转好,板块后续配置意愿有望提升。个股方面建议   科技板块普遍回调,相关主题基金估值下降

  中航证券认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半导体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生产规模及全球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全球产业链格局的变化也将促进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半导体整体产业景气度有望在年上半年保持向上趋势。在政策红利和市场成长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个股下跌股市仍然红盘行情有多火热?

  今日,两市高开震荡,连续拉升之后,市场迎来分化。中小创小幅整理下,板块个股表现各异。而证券板块整理下,银行股全天迎来拉升,继续支撑和提振市场上行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市场交投过程中,成交量再次突破一万亿。至此,新年三个交易日,市场成交全部过万亿,按照以往的历史表现,要么趋势性行情延续,要么强势反复表现。而只要成交量不出现较大萎缩,市场就不必担心系统性的风险。

 

  国信策略:为什么市场如此   春季躁动行情中中建材、有色、化工等上游周期性板块以及汽车、纺服、商贸等消费板块上涨概率大幅居前。并且一般板块表现发生轮动的概率较大,而出现延续以及反转的概率相对较小。即前一年底表现最好的板块在来年春季行情中表现继续居前或者表现出现大幅反转垫底的概率相对都不大,大概率上是会出现行情在别的板块轮动进行。

  高善文最新演讲:市场变化的核心因素是这个

  人类经济行为的改变是目前经济和金融市场变化的最底层原因,其中对理解金融市场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预防性储蓄。

  今日要闻回顾

  白马股与绩差股表现冰火两重天:一批白马股再创新高绩差股却一路走低

  白马股与绩差股股价表现冰火两重天。今天,又一只白马股创出历史新高。有着“东北茅台”之称的长春高新,今天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攀升至.66元,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消息面上,该股昨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年净利同比增长70%-80%。一众白马相继创历史新高,绩差股股价却一路走低。分析人士指出,A股史上最严退市新规下,今年退市股或将再创纪录。截至1月5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10只个股股价低于1元,其中多只个股已被暂停上市。(数据宝)

  13年了!沪深早盘一度重回08年牛市高点!北向资金同步再现净流入

  今日两市开盘后震荡拉升,指数再度刷新高点。沪指最高涨至.8点,成交量进一步放大。沪深指数盘中突破点,最高触及.47点,为年1月以来首次。指数虽然新高,但仍有余只个股下跌。市场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大市值的核心资产继续冲冲冲。(上海证券报)

  茅台站上元!开年就“喝酒吃肉”消费基金还能投吗?

  元旦假期刚过,春节假期即将来临,消费升级带动消费板块整体上行,掀起一波“喝酒吃肉”行情,市场做多热情高涨。对于部分估值较高的个股,短期需警惕回调风险,控制好仓位。(国际金融报)

  出名要趁早!“翻倍基”管理者平均从业年限不足5年他们爱买些什么?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话放在公募基金行业也同样合适。数据分析显示,年管理出“翻倍基”的55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为4.9年,其中约62%从业经历不足5年。管理百亿级基金的基金经理中,也有超38%从业经历不足5年,年轻一代的基金经理正逐渐在投资行业崭露头角。从持仓情况来看,与资深基金经理相比,年轻基金经理更爱买以电子设备为代表的科技股,而不再执着于“喝酒吃药”。(上海证券报)

  投资大咖为何频频提示短期风险?基金发行成“新子弹”主要来源

  随着沪指站上点,贵州茅台及“油茅”“猪茅”等各种“茅”的股价相继创出历史新高,市场上提示风险的声音也渐渐多了起来。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年初基金有调仓需求,对于去年涨幅过高的部分品种会选择获利了结,转向更具性价比的个股。而新基金在高位入市时也会相对谨慎,在时间和空间上争取更大的余地。(上海证券报)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点击左下侧阅读原文开启养“基”之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6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