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关于新生儿黄疸,合格妈妈都应该知
老话说「十个宝宝八个黄」,这使得不少家长对新生儿宝宝皮肤发黄并不在意,病情加重时才接受治疗,延误病情是给宝宝带来严重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出现增长趋势。据全国新生儿专业学组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年1月-12月中国88医院住院的新生儿中,新生儿黄疸疾病占48.2%,并且新生儿黄疸已经成为中国新生儿发生脑瘫、智力低下、听力障碍的主要致病原因。
因而,对于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和经济的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努力的方向。
一、新生儿黄疸的定义:
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的宝宝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胆红素浓度水平升高进而导致出现皮肤、黏膜、巩膜发黄的症状。一般来说,早产儿出现黄疸多在24小时之内,而足月儿出现黄疸多在一周之内。
二、新生儿黄疸的类型: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诊断: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持续时间也较久,大约要满月才能消退。
2、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诊断: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应对: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出现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诊断: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
治疗: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严重者早期可进行静丙,甚者换血治疗。
三、治疗黄疸的误区:
1、停母乳可以退黄。一些妈妈听到宝宝出现黄疸尤其是母乳性黄疸的时候,就吓得立刻停掉母乳喂养。不过,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就一定要停掉母乳喂养吗?
不一定!
根据版中华医学会的建议,只有在确诊宝宝出现的是母乳性黄疸情况下:
如果血清总胆红素umol/L(15mg/dl)时,建议停掉母乳3天,期间转为人工喂养。
如果血清总胆红素umol/L(15mg/dl)时,不但不建议停掉母乳,反而还要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为什么呢?因为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排便,从而减少人体对胆红素的吸收,加快退黄的效果。
2、葡萄糖、白开水可以退黄。首先,喝葡萄糖水或者白开水只能补充宝宝的水分,增加排尿的次数而非排便的次数,而胆红素是通过大便排出体外而非尿液。再者,6个月内的宝宝在添加辅食之前没有明显脱水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额外的补充水分,母乳或者奶粉中所含的水分就已经足够了。
来源:parker医院
四、茵栀黄口服液:众说纷纭!
茵栀黄口服液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退黄高效,权威可靠
在年,由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组织,在全国有影响力的16医院开展茵栀黄口服液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验证:
?通过早期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以降低患儿光疗率;
?达到光疗指征的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退黄效果优于单纯光疗,退黄更快,减少光疗时间;
?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口服液,不含赋形剂,不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
更有实验证明常用剂量的茵栀黄口服液并不导致由G6-PD酶活性下降引起的动物溶血,相反对其溶血的红细胞膜可能发挥一些保护作用。
可以说茵栀黄口服液是目前国内新生儿黄疸领域唯一完成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验证的药品。
茵栀黄口服液进入国家妇儿用药直接采购目录
年启动的国家卫计委「中药儿童用药相关政策建议项目」中,茵栀黄口服液被推选为成人儿童通用类示范品种,通过研究和临床上多年使用均证明: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退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因此也进入了国家妇儿用药直接挂网采购目录。
参考文献:
[1]杜立中.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49(9):-.
[2]陈锦文,唐丽君,黄为民.茵栀黄口服液对G6-PD酶活性下降大鼠溶血及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10(6):-.(来源:好医生)
五、光疗指征:以小时胆红素水平为基准!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该标准将患儿日龄、胎龄与高危因素(见图1、2)与所测得血清胆红素相结合。
图1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胎龄≥35周的光疗参考曲线)。
注:高危因素包括:同族免疫性溶血,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窒息、显著的嗜睡、体温不稳定、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
图2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胎龄35周以上早产儿及足月儿换血参考标准)
当血清胆红素超过95百分位时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建议采取干预措施,并以此制定了光疗、换血标准,使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更加精细化、精准化,降低了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选自《儿科必备指南:新生儿常见疾病诊治》
我们知道,新生儿黄疸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尤其是在出生第1周内应严密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早期及时干预,这是新生儿科、产科、社区医务人员及父母之间共同的责任,家长们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听从医嘱,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让宝宝健康快乐!
点击下方图片,长按扫码老牌白癜风专家会诊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