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新生儿黄疸补充另附食药监总局关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话题,在前不久曾发表过几期,后来很多读者又提出其他问题,所以今天就针对黄疸的治疗及家庭养护问题,特别安排一期,做个补充说明。

一、再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上次谈及了新生儿黄疸的光疗,除此,还有药物治疗和换血治疗,下面就一一分开说。

1、药物治疗:

肝药酶诱导剂:可以改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常用苯巴比妥,每日5ml/kg,分2-3次口服,共4-5天。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可改善肠道内环境,减少肠肝循环,有助于减轻黄疸。

中药:如茵枙黄颗粒等,有利湿退黄的功效,但一定要严格遵医嘱酌情服用。

血液制品:如人血蛋白等,用于黄疸严重时,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但输注有风险,不常规使用。

2、换血疗法:

用于严重黄疸或已有早期核黄疸症状时,能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清胆红素,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属于小手术,而且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二、面对宝宝的黄疸,家长该如何养护?

1、平时多给宝宝晒太阳,这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室外太冷,可以将宝宝放在室内阳光较为充足的地方,让阳光直射到宝宝的皮肤上,但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双眼。

2、多喂宝宝温开水,以利尿、促进胆红素排出。

3、宝宝在黄疸期间常有吸吮无力,不想吃奶等表现,此时应调整喂养方式,比如少量多次给奶、间歇给奶等,对于吸吮力比较弱的宝宝,可以把乳汁挤到杯子里用滴管喂。

4、观察宝宝大小便的次数、量以及性质,如果宝宝有胎粪排出延迟、大便干结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5、观察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精神、睡眠、吃奶等一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三、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出生、成长,面对黄疸,也同样不希望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并把发病几率减到最低,那么,如何预防,就是个大问题,今天我们从5个方面阐述,如下。

1、孕母在备孕和妊娠期间均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刺激性食物,尤其注意避免滥用药物。

2、孕母在妊娠期间如有黄疸病史,应及时就医“排黄”。

3、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护,避免胎儿发生宫内缺氧、窒息、感染、产伤等情况。

4、妈妈应及早开奶,喂奶频次要够,防止宝宝饥饿。

5、注意宝宝的皮肤清洁和脐部护理,避免感染。

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应增加警示语,内容如下:

警示语: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二、项应当包括:

1.过敏反应:潮红、皮疹、瘙痒、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血压下降、喉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损害:畏寒、寒战、发热、高热、疼痛、不适、水肿、乏力、多汗、面色苍白等。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胀气、胃不适等,有胃肠道出血个案报告。

4.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等。

5.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等。

6.精神及神经系绕:头晕、头痛、抽搐等。

7.用药部位:皮疹、瘙痒、静脉炎、局部麻木等。

8.其他:有溶血反应、黄疸一过性加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肾功能异常个案报告。

三、项应当包括:

1.对本品或含有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3.孕妇禁用。

四、项应当包括: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和溶媒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5.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6.本品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红霉素、四环素、回苏灵注射液、钙剂、酸性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尤其不能与青霉素类高敏类药物合并使用。本品不能与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复方氨基比林联合应用,与其他抗生素类药物、维生素K1、法莫西丁、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应用时也应谨慎使用。

7.黄疸属寒湿阴黄者及虚黄引起的面目萎黄者不宜使用。

8.老人、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冠心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如确需使用,应加强监测。

9.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

10.静脉滴注时,必须稀释以后使用。首次用药,宜选用小剂量,慢速滴注。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及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项增加以下内容:

本品有腹泻、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报告。

二、项增加以下内容:

1.鉴于茵栀黄口服制剂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患者发生溶血的个例,目前关联性尚无法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谨慎使用。

2.脾虚大便溏者慎用。

以往相关文章:

新生儿黄疸(1)

黄疸的诊断、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2)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3)

医生如何诊治黄疸?父母该怎么做?

新生儿黄疸(最后一期)

黄疸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曝光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35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