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销量皆崩盘,SUV也救不了病入膏肓
年已经过半,从目前整体的车市情况来看,虽然受购置税政策等原因影响,但整体车市表现依旧活跃,大部分车企在销量淡季都能实现同比正增长。但有车企“笑”也有车企“哭”,其中东风标致就是“哭”得比较惨的一个了。
根据销量数据显示,年6月份,东风标致在华销量仅为辆,同比下跌了31.70%,结合6月份的销量,今年上半年,东风标致在华总销量仅为辆,同比下滑了36.69%。标致销量的出现持续低迷,也给神龙汽车今年70万的销量目标蒙上了不小的阴影,而因为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销量的低迷,神龙汽车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仅为14.78万辆,同比下跌48.73%,要实现年销量70万辆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实际上东风标致自去年以销量就开始呈现下滑的迹象,虽然后期上市的一度热销甚至让人觉得东风标致就迎来逆袭,但昙花一现之后,东风标致在年的销量就开始不断下跌,直到6月份创下近年来的销量新低。而与韩系车销量因政治影响和品牌定位引发的暴跌不同的是,东风标致销量暴跌的原因更多是因为自身的因素。
市场反应迟钝,新品没有竞争力
与早些年车市平稳发展不同的是,近年来国内车型进入了爆发期,很多车企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换新,并且不断推出新品车型,但东风标致在去年之前更像是依旧在走品牌“啃老”的模式,以为单靠在国内市场多年的耕耘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就能俘获消费者的心,所以在车型更新方面表现极为不积极,在年到年之间甚至出现了长达15个月的产品“空窗期”,这也正是为当下东风标致的销量暴跌埋下了苦果。
而在东风标致醒悟之后,推出的新品又令消费者大为失望,其中轿车方面,新款相比同级别车型可以说没任何亮点;而虽然有着性价比的优势,但质量却是合资品牌当中质量最差的车型之一,在各大汽车投诉网的投诉量都排在前列;在对比新款雅阁、迈腾等车型同样没有了半点的优势,但至今标致依旧没有推出新款的意思。
东风标致在对SUV市场的把握更是迟钝,其第一款SUV车型直到年才推出,市场表现一直不好,更低价位的在前期倒是收获了一定的销量,但到现在也没有换代的意思,市场竞争力早就没有了。来的有些迟,市场早已被其他竞争对手占完了,而且实际上其在产品力的表现上也有明显不足,光是扭力梁后悬挂就让它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潜在消费者。而虽然价格还算吸引人,但扭力梁后悬挂、没有四驱版本也成为了它最大的短板,更令人不可思议的就是,其价格与出现很大的重叠,直接就把给“逼死”了。
营销手段落后,品牌形象下跌
早些年靠合资品牌吃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大车企在营销手段上面也跨入了一个新纪元,但东风标致在这方面同样显得有些落后,新品在上市期间火一阵之后就开始显现出乏力感,后续热度无法维持,而品牌定位上,东风标致也没有明确的品牌标签,除了法系、合资之外,就没有什么能让人记住的地方,甚至越来越多消费者将东风标致归属到与韩系车一个品牌档次当中。
实际上东风标致在近年来也举行了不少营销动作,但大部分营销活动都比较传统或者跟风,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意,而且基本上是集中在价格、配置等产品点的罗列上面,在品牌、品质等方面的宣传比较少,给消费者的品牌印象越来越“廉价”也不可避免。
高层变动频繁,发展策略不稳定
高层换血可以说是车企调整品牌发展策略和方向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相比其他车企而言,东风标致高层换血频率就显得偏高了一些。从年开始,东风标致高层就进行过一次大换血,并且在随后几年内,高层人事变动都比较频繁,而在今年上半年,因为销量下跌明显的原因,东风、神龙汽车都进行了一次高层的大换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也导致了东风标致在发展策略上的不稳定。
其实东风标致人事变动频繁的原因除了销量之外,另一部分原因则来自神龙汽车以及东风汽车在管理上和运营方式上的不同风格造成的,不断协调的运营格局也导致了东风标致必须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自身发展策略的调整,所以市场反应迟钝也成为了必然。
除了东风标致这三个自身的原因之外,其他合资品牌不断加强的攻势和自主品牌的崛起同样蚕食了东风标致的市场。而下半年是国内车市爆发期,从东风标致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实现销量目标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从产品规划上看其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新品推出,如果东风标致不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和营销手段,其在下半年的“日子”或许比上半年好不到哪里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