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到底是自己操作还是干脆买基金算了
zhangyuchuan
投资理财前,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资金状况、收益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罗列,仔细考量后,再选择买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基金。当然,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投资是没有规划的,一般就是心血来潮,觉得股市还不错,买点基金吧,能赚就赚点零花钱,亏了就放在那,总能涨回来。但是这样下来,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买银行理财。
跟股民谈论买基金是很尴尬。通常的观点是认为:买基金风险小一些,但收益也低。而且总是有些不放心。毕竟,没有人比自己更care自己的钱。
投资理财前,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资金状况、收益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罗列,仔细考量后,再选择买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基金。当然,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投资是没有规划的,一般就是心血来潮,觉得股市还不错,买点基金吧,能赚就赚点零花钱,亏了就放在那,总能涨回来。但是这样下来,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买银行理财。
美国的学术论文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主动管理型基金并不能超越指数,直接的体现就是美国指数基金特别发达。
基金熊市一样跌成屎,基金经理几乎没有常胜冠军,各领风骚没几年。都是在业绩最好的时候,使劲地发产品,基民们闻风买入,往往套在最高点上。基金净值表现很好,但是很多基民却是亏钱的。
基金经理的目标是相对收益,比指数表现好就行,而很多投资者要的是绝对收益,买基金是为了赚钱,可不是为了跟踪指数。
基金经理管的不是自己的钱,存在代理人问题,比如令人痛恨的老鼠仓,基金经理不会真心实意的为你管理资金,他要的是管理费。
不买基金的理由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那么几条,像迈不过去的一道门槛。其实,以我在证券行业混了十几年的经验来看,对大部分人来说,基金是配置股票资产的最佳方式。之所以买基金的体验不好,是因为对基金行业缺乏了解,对自己的理财规划缺乏细致的安排。例如,交易所上市基金(即ETF)品种越来越丰富,基本上可以实现买板块、买行业的需求。想买科技类股票,就买科技ETF、半导体ETF、芯片ETF等,想买券商股,就买券商ETF。
一扔大师
1、买股票我不了解上市公司,但基金经理也未必了解上市公司,很多基金净值表现还不如指数,和闭着眼睛乱买一堆股票区别不大。2、可能有巴菲特那样的牛人基金,但选出这种基金的难度可能不比选出牛股难度小,反正都是赌,何必脱了裤子放屁。3、买基金要付出管理费、托管费,大部分基金还有申购费赎回费,甚至交易佣金也比散户高,成本比自己买股票更高,又不一定炒股比自己瞎买股票强,赚钱本来就很难了,为啥还要让人薅羊毛?4、自己瞎买一堆股票或者对照着基金持仓买股票,还能有打新股门票价值,一年中几个新股也能弥补一些损失,买基金有什么优势?5、连股改投票都被基金经理代表了,上市公司给点回扣都进了别人嘴里,何必买基金,何苦买基金。6、基金理财并非宣传的那么专业,打着专家理财的旗号,实际连可转债最后一天忘了转股被强赎这种事都发生过好多次。更别说可能存在老鼠仓了。7、基金还存在被人套利偷钱的情况,特别是长期停牌股,很容易被人制度性套利,这是开放基金固有的bug,而基金管理人为了自己利益,往往对这种套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损害的是长期持有人利益,管理人赚到了就行。当然,基金也不是一无是处,我觉得有些情况还是可以买基金的。1、投资人对证券市场一无所知,连转债强赎,股票配股这些都不懂,也没时间去打理,打新股都不会,又想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想投资权益产品,这种人适合买点指数基金。2、小额资金短期不用,适合买点货币基金,总比躺在银行吃活期好。3、部分小盘基金有网下打新股的制度性红利,由于科创板发行倾向于机构,超额收益较大,可以通过买小盘基金的方式间接参与。4、折价的基金,一折遮百丑,可以靠吸前人的血,提高后面投资者的收益。
mwhdqh
主动型基金,老鼠仓确实多。重点是,基金收管理费、申赎费,旱涝保收,没有增值动力。我只买被动型基金。起码不敢太过分。指数涨不涨,涨多少,一查就知道了。
pzlpzl
95%适合去买排名10%以内的主动基金。而不是自以为是的瞧不起基金。顶尖的主动型基金绝对比普通人自己买好。
拍拉丁
美国基金是美国基金,中国是中国不要刻舟求剑。各国有各国国情,这次疫情看到一清二楚。我认为中国主动基金更好。
matelmax
印象中最近几年除了之外,主动基金整体上都还不错,至少跑赢指数。倒是大v们推荐的那些smartbeta最近两年都不太行。
myronZhou
成千上万的经理在那猜大小,按概率,总会一直存在那么10来个最近连续猜对10次的人,所以一两年换一拨,每一拨10来个。更何况也许只需要连续猜对5,6次就可以被定义为“明星基金经理”。
草草说说
我把基金分成三种:主动型公募基金、主动型私募基金、被动型基金。主动型公募基金是个坑,如果基金经理好,他就做私募去了,为什么拿这点工资?90%是不行的,还有10%是正在打名气准备下海的。私募基金买到好的不容易,名气大牛B的费用很高,扣除费用考虑风险后收益就没有看起来那么好了。只有被动型基金可以买。
长按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