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资产都换血了,爱钱帮投友圈还能投

文/麦芽糖

01

最近,凯瑞德复牌8连跌,股价从30块,直接跌到13块左右。截止今天收盘,凯瑞德股价14.01元。

不少媒体已经出文直言“张培峰身家缩水4亿,面临爆仓危机”。

个人股权质押爆仓,没啥大事。

关键是,张培峰极其控制的上市公司凯瑞德控制、关联多家P2P平台。这就让不少投资小伙伴担心:

与之关联的平台会不会都受拖累,出现风险?

先来梳理一下,张培峰及凯瑞德控制、关联的网贷平台。

1)信融财富。16年12月,凯瑞德通过孙公司天津德棉矿业有限公司入股信融财富,持股比例为5%。

2)爱钱帮。年7月爱钱帮的B轮融资,凯瑞德张培峰出资5亿,拿下其70%股权。轰动一时。

也是爱钱帮被“卖身”标志。

3)投友圈。早在去年6月,坊间传闻投友圈被卖。不过消息被网贷天眼老板田维赢否了。

今年5月再查看投友圈工商信息,基本可以确定投友圈确实已经被卖。

4)熊猫金库、银湖网。这两家平台与凯瑞德的联系是:年5月熊猫金控大幅折价转让其旗下亏损信贷子公司“融信通”,给森然大实业。

穿透式查询,森然大实业背后实际控制方为凯瑞德张培峰。

5)资产端的元源普慧、优卡能源。

年4月入股元源普慧,股权占比49%;年3月出资成立优卡能源,股权占比63%。

除了第五点里是两家资产端信贷公司,其他都是关乎投资人投资的网贷资金端入口。何况平台都不小。

先把细枝末节的踢掉:

信融财富,凯瑞德入股比例太小,基本没有资本腾挪空间和权限。因此,受凯瑞德影响小。凯瑞德对它,或仅只是财务投资。

因此,发展得行不行全看它自己。

元源普慧、优卡能源都为信贷资产端。无需讨论。

因此,涉及凯瑞德的这几家平台中,最需要集中讨论的就是:爱钱帮、投友圈、熊猫金控旗下的熊猫金库和银湖网。

02

先来说熊猫金控旗下的两平台。

这两家平台恐怕是最受大伙担心。曾经为熊猫金库、银湖网供应资产的融信通,被卖给凯瑞德。

凯瑞德要是面临资金压力,出现问题。那么通过融信通放出去的钱还能收回来?!

其实,融信通转卖给凯瑞德,就已经意味着融信通与熊猫金控的剥离。

尽管熊猫金控在转卖融信通之时,一再强调融信通作为熊猫金库、银湖网的资产供应方,不变。

实际,熊猫金控与融信通之间的撮合业务已经降到10%,而以这部分撮合业务带来的收入更是降到3.25%.

融信通之于熊猫金库的影响非常小。

数据佐证来源于:今年5月15日,熊猫金库关于年度深交所问询函回复公告。

今年5月8日,熊猫金库收到上交所关于其年度报告的问询函。

其中第一个问,即问的是:融信通被卖之后,熊猫金控与之的业务往来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风控审核、逾期垫付、资产推荐金额/占比及收入贡献等方面。

熊猫金控的回复:

转卖后,即年7-12月,融信通为熊猫金控旗下互金平台推荐资产,并撮合成交的金额,仅为1.亿,占熊猫金控旗下互金平台撮合借款总额的10.34%,推荐业务贡献的收入为.49万,在整个公司应收占比只有3.25%。

这样的体量,目测是熊猫金控转卖融信通之后,仅剩的存量消化。

照这个趋势,大约很快熊猫金控旗下两家互金公司(熊猫金库、银湖网),不会再有融信通推荐的资产。

那么,熊猫金库、银湖网资产哪里来呢?

其实熊猫金控,还自有储备两家信贷公司。来看,这次问询函熊猫金控关于主要控股参股公司的盈利能力解析:

营收贡献,有四家公司:

银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银湖网:营收.72元,净利.77万;

广东熊猫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即熊猫金库:营收入.04万,净利.90万;

广州市熊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营收.47万,净利.28万;

西藏熊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现营收.26万,净利润.27万;

前两者是资金端;后两者即是资产端。

另在问询函中,熊猫金库回答小额贷款业务成本大幅下降原因,为年未新增外部资金拆借业务所致。

证明熊猫金控信贷资产非常充足,资产质量较优,能筹措外部更低成本资金。

所以,熊猫旗下两平台其实与融信通已经关联不大。

熊猫卖掉融信通,资产仍然有广州熊猫、西藏熊猫做补充,充足。

03

来看爱钱帮与投友圈。

凯瑞德涉足后的这两家公司争议最大。

早在凯瑞德入主爱钱帮,就有看日后张培峰将“爱钱帮”装入上市公司,讲故事圈钱的观点。

张培峰控股爱钱帮后,确实爱钱帮体系发生了重大改变:

1、管理、运营团队大换血。创始人王吉涛换成张培峰,并今年5月媒体曝出平台原运营团队与新股东理念不合,出现大批离职。

2、资产端也发生大变化:原有资产业务已经全部置换为凯瑞德旗下资产,也即来源元源普慧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的资产。

其中包括:房贷、车贷和消费类信贷(其中房贷是绝对主力)。

但有投资人发现:新的来源于元源普慧的车贷资产,以车辆抵押的借款企业,存在法人、经理、监事互相交叉的情况。

另有不少标的,借款企业成立时间非常短且挨得近。

而房贷标也出现,同一抵押物,竟有多个借款方以此抵押来借款。

大有批量注册壳企业来借款嫌疑。

对此,官方解释:是规避标的限额问题,而采取的共借模式。

超出限额的,问题还不算十分严重;最担心的是:上市公司以此做融资的工具。

投友圈,同样有这个疑虑:

投友圈是否已经被卖,投资人一直对此有疑惑。实际,早在年6月的传闻,或就已经是事实。

原本投友圈主体运营公司为“北京银讯财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变更为“投友圈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攸县)有限公司”。

查询后者工商信息可知,其只是在年11月成立的公司。明显是新成立用以装载新股东的公司主体。

这家公司成为投友圈运营主体公司后,股权构架是:

谢曙,股权占比52%;

原投友圈的运营主体:北京银讯财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占比25%。

实际控制即为“谢曙”,而谢曙其人正是原凯瑞德总经理。

不仅如此,作为导流推介第三方平台的投友圈,现在也已经不做导流业务;而是已经在平台发项目资产。

资产供应方,正是与爱钱帮一样的元源普慧公司。

由此确定,投友圈被卖凯瑞德无疑。

04

按道理来讲:

张培峰入主凯瑞德之后,原公司的纺织产业已经被卖得差不多了。

张培峰又大力收购买入资金端、信贷端的爱钱帮、投友圈、融信同、元源普慧、优卡能源等等。

不正好逻辑全接的上:资金端、资产端全都配置完毕,两端的公司可以无限打通。互相作为补给?

但以拆多壳来借款融资,本身是曲线逃避监管限额。面临一定政策风险。

另:以多壳共借,本身有真实资产还好。就怕“打着共借”的名义,壳标借款融资。

(何况,如今上市公司收购P2P来自融案例也并不鲜见。)

再有以张培峰靠资本运作发迹历史,收购如此齐全,并练成闭环的资金、资产端公司。更多也是为了讲好故事。

卖个好价钱。

资产是否有做得扎实,是个疑问。

爱钱帮原团队全部离职,其内核冲突即在于资产业务、专业性上的不同。这是新资产风险的一大信号。

总体,麦芽对这两家平台的观点是:正趋向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车上的小伙伴多多留意。

希望他们没事。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33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