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一杯的酸奶,竟然贴得像输液瓶打工
终于有一天,中产们把酸奶喝成了“营养液”。最近,因为一张新品图,被称为“酸奶中的爱马仕”的Blueglass迅速走红。在网友晒照中,酸奶杯身上贴着4张类似药品成分详解的贴纸,密密麻麻都是字,从维生素到铁钙锌镁钠,从A到B12。懂行的人知道是在喝酸奶,不了解的还以为现在连输液袋也能随便喝了。
网友们戏称这是一种新型输液,标出来的成分让人感到安心,就像喝数据一样。这也意味着即使喝彩色酸奶也不必担心了。
“一杯45元,你喝它是为了健康吗?我建议直接去买两斤大白菜。”国家公共营养师王女士(化名)看了几遍这个新品后对我说道。
从学着韩国人吃防猝死套餐,到把酸奶当作输液点滴,再到国外中产有事没事给自己扎两针续命,甚至富豪直接将亲儿子作为血包换血,这些年来,中产们的续命手段越来越“科幻”。
1.Blueglass告诉打工人,有病得打针
当我看到这张产品图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点过于繁琐。有网友调侃道:“Blueglass的老板似乎是一个心里话多得讲不完的人,产品上的成分都被写得非常清楚。”
初看这张产品图,我感到十分新奇。但是再看第二眼,我就觉得老板似乎马上就要穿过屏幕,开始背诵元素周期表了。作为一个曾经的化学专业学生,看到满屏的元素,我感到既亲切又安心。
带着前一天熬夜的疲惫,我和同事一起赶紧去尝试了Blueglass的新品——膳食纤维地中海代餐酸奶。我们点的是这个系列的最新产品,里面添加了一份被称为“黑科技”的小绿袋。配料表上贴满了4张密密麻麻的贴纸,详细列出了其中的成分。
当店员递给我这款酸奶的时候,上面密密麻麻的贴纸上写满了一些我不太理解的名词。我甚至开始想象自己需要一根针头和导管来注射这个酸奶,因为它看起来并不像是普通的酸奶,更像是给病人使用的救命药。我想,喝了它可能会让人的灵魂都被勾回来。
本着要输液就要输到极致的心态,我和同事一起决定再额外花费9.9元购买一些其他的饮品。我选择了樱桃vc液态饮,而同事则购买了上一代的“黑科技”小蓝瓶。我们觉得既然是为了健康而来,就一定要不断地给自己增加营养和能量。
这杯酸奶的价格是50元吗?显然不是。我拿的是对熬夜打游戏后自己的无限关怀,这是当代年轻人赛博养生的最新代表。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猛吸了一口,尝起来有点酸,这正是健康的味道。
以前的Blueglass酸奶只是简单地宣传喝了它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并且可以作为代餐。然而,自年开创胶原蛋白酸奶品类以来,Blueglass就开始向营养剂的目标不断迈进。
Blueglass酸奶的辅料也不断升级。最初,它使用的是深海藻蓝蛋白、雪燕和银耳等成分,而现在已经升级到了胶原蛋白肽、小绿袋和小蓝瓶等更加高端的成分。
那么,这些成分表上写得密密麻麻的“黑科技”究竟是什么呢?9月1日,Blueglass推出了小蓝瓶酸奶,声称结合了B乳双歧杆菌和高膳食纤维,含有亿活性益生菌。随后的5天里,Blueglass又推出了高膳食纤维plus版,专为超级女孩打造。
每份小绿袋包含5克成分,其中包含10种高级成分,这些成分只需看一眼就能让人倍感健康。此外,小绿袋的营养表超过了21种成分。
相对于小绿袋,小蓝瓶则被视为上一代的“输液成分”。尽管其成分表不如小绿袋详细,但是两张产品介绍纸已经足以让它胜过许多奶茶品牌。
Blueglass的超模效果甚至超越了真正的超模,女团们也难以与之媲美。这个品牌的成功让人们惊叹,它的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曾经需要借助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的输液治疗,如今已经可以通过口服营养袋来实现。这种创新的变革令人难以置信,而Blueglass正是引领这场变革的品牌之一。
Blueglass的创新也为每一个打工人带来了共鸣,这让人不禁想要尝试这种“新型输液”,看看它到底有没有用。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四张产品介绍实在是太亲切了。它们像是一份简历,列出了所有显而易见但没什么作用的成分,让人感觉自己多有能耐。
作为打工人的我和同事蒙姐(化名)瞬间明白了,这就是我们迫切想要尝试Blueglass酸奶的原因。它像是一份简历,列出了所有显而易见但没什么作用的成分,让人感觉自己多有能耐。这种亲切感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让我们愿意花45元来尝试一下。
每次来到Blueglass,点单时我总会感到一种心态:这些产品的成分都是高科技的,每个产品的名称都特别冗长,仿佛是在狠狠地学习西餐精髓。虽然我并不真正了解每一款产品具体的成分和功效,但恰恰是这种“文盲式”的点单方式给了我许多心安。
正如蒙姐所感慨的那样:这就像是喝到元素周期表里的成分,还能不健康吗?这种全方位的营养补给让人感到非常安心和满足。
在听完我介绍的产品成分后,国家公共营养师王女士紧皱着眉头并深呼吸了三次。她认为,这45元花得真的不如直接去买些水果和蔬菜吃。毕竟,大白菜中的膳食纤维和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远比这一杯酸奶要多得多,而且还能一次性解决一周的蔬菜需求量。
王女士解释道,相比于工业制品,天然食物总是更加安全且能够更全面地保留营养。商家所标榜的“膳食纤维”成分,实际上完整的膳食纤维都是在天然的水果和蔬菜中才能找到。无论采用何种工艺,一旦食物经过工业转化,原本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成分都会被严重破坏,因此留下的营养素也就微乎其微了。
王女士给我展示了一张表格,里面列出了18至50岁健康成人每天各项矿物质的推荐摄入量。乍一看,这个表格和我所喝的“输液袋”好像没有什么区别,直到我看到单位——每一袋小绿袋只有5克。这个数字让我感到震惊,因为即使我每天都喝这种酸奶,也无法满足营养需求。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工业制品所带来的危害,它们往往缺乏天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而且经过转化后,这些营养成分也会被严重破坏。
书上标注的单位是毫克(mg),而Blueglass酸奶的标签上则标注了毫克和微克(ug)。众所周知,1毫克等于微克。王女士向我解释说,这种酸奶确实含有多种营养素,但含量并不高。尽管如此,王女士还是安慰我说,至少我感到自己已经获得了一些营养。
然而这份脆弱的满足感很快被打破了。“这个营养成分参考值怎么超过%甚至高达%?这到底怎么计算的呢?”一位网友提出了我的疑惑。
“实际上存在一个概念上的混淆,这样算出来的比实际含量要高很多,也会让人误以为它更加健康。”王女士向我解释说,“你看,这个数据的计算单位是g,而一般居民膳食指南中的营养成分表使用的也是g或ml作为参照标准。但是,一份小绿袋只有5g,也就是说,每份酸奶实际的营养素含量都要打20倍的折扣。”
因此,从剂量的角度来看,酸奶是否健康并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情,可能真的有些玄学。但王女士也指出,这是合理的。因为商家已经诚实地标明了每份酸奶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含量,并且这些数值都在国家使用标准范围内。所以,消费者需要自己去了解和判断,以决定是否选择这样的产品。
在听完王女士的解释后,我感到现在选择食物真的太难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愉快地做一个吃货了。这让我想起了有网友在看到“新型输液”介绍后所说的:“每天都嘲笑老人被卖保健品的骗,但其实这不和老人为什么会买保健品一个道理吗?”这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食材和食品。
2.中产的续命方式已经到达了科幻片
尽管Blueglass的初衷是成为一款面向中产阶级的保健品,其功效从美容养颜逐渐升级到输液溶剂,然而实际上,在追求健康和高品质的过程中,它曾因违规宣传功效而受到处罚。
如今,Blueglass重整旗鼓,再次向中产阶级市场进发。然而,这并非最引人注目的。
众所周知,我们旁边的那个神奇国家的年轻人从来不需要睡觉。即便是在KTV唱到凌晨4点,他们也能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并保持精致的脸庞。以前,我们以为他们是靠冰美式咖啡来维持生命的,而现在又推出了防猝死套餐,这个新发明很快就成为中国打工人的工作必备。
每当老板批评他们一句,他们就吃一颗保健品;如果老板请他们吃一块饼,他们就会再吃一颗。甚至当加班到时,他们会直接把保健品当作糖果来吃。
微博某用户表示,防猝死套餐包括辅酶Q10、鱼油、综合维生素、益生菌和胶原蛋白。此外,如果一整天都在喝咖啡,整个精力会非常旺盛,即使每天只睡4个小时,精神状态也非常好。
我不知道精神会不会变好,但我知道老板看了这个之后一定会开怀大笑。
如今,Blueglass的与防猝死套餐十分相似。它们都是从元素周期表入手,然后通过与社交媒体上的互联网医生们密切交谈来对症下药地补充保健品。如果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知道自己在死后多年后仍然能够以这样的形式吸引年轻人,他可能会感到无奈。
然而,选择的国内中产们还是相当谨慎的,因为相比之下,国外的中产们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甚至直接进行输液治疗。
你喝的酸奶可能只是看起来像是在输液,而大洋彼岸的年轻人却真的在没事干的时候给自己扎了两针。
这种在北美风靡的续命方式被称为静脉疗法,类似于我们所吃的防猝死套餐。静脉疗法是将一些常见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成分添加到营养袋中,然后通过包装来宣传其增强免疫、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等功效。
静脉疗法原本是一种辅助医疗手段,但如今已经成为北美中产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主打“熬夜通宵来一针,直接宛如新生儿”的口号,将这种疗法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许多好莱坞的大明星,包括蕾哈娜和辛迪·克劳馥,都对静脉疗法趋之若鹜。就连肯豆也喜欢预约医疗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并邀请朋友们一起来分享“输液时刻”。她的朋友海莉在输液后感慨道:“我要一辈子都进行静脉疗法,这样我永远不会老。”
如今,静脉疗法已经进化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地步。在北美的城市里,人们可以在健身房、美容院甚至高级酒店的spa和roomservice等地扎针。根据BBC的数据,截至年4月,英国至少有家私人诊所提供维生素静脉滴注服务。
尽管我国大陆地区尚未明确引进静脉疗法这种续命方式,但这并不妨碍一些富有的人们前往周边国家接受这种治疗。就像你可以随意制作自己的防猝死套餐一样,他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往扎进血管的液体中添加任何成分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一些机构甚至直接鼓励中产们将滴剂当成水来喝,声称“一边输液一边口服,才是%的续命方式”。相比之下,国内中产们的所谓“假输液”只是让Blueglass显得出手不够阔气。
如今,国外中产们的“输液强身”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为无数家公司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成立于年的NutriDrip每针价格在-美元之间,其联合创始人AsaKitfield在年表示,该公司在过去三年中以60%至80%的年增长率增长。后来,NutriDrip将输液业务扩展到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和美国高端健身品牌Equinox的健身会所。
ResetIV是一家成立于年的公司,他们在输液生意上更是做到了极致。他们的产品一瓶毫升的生理盐水售价高达美元。根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gc/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