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豪快報全球央行年終大戲本週即將上演
美聯儲年內加息三次夙願即將實現
當地時間本週三(北京時間週四淩晨3點)美聯儲即將公佈12月貨幣政策決議。作為季度性的決議,此次美聯儲除了將公佈利率決議聲明,還將公佈對通脹、就業、經濟增長和利率的預測。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幾乎肯定會進行今年的第三次加息,交易員對此的預期幾乎接近%。
隨著經濟穩健增長,就業市場逐步收緊,一些投資者和美聯儲官員都預期明年美聯儲會加息三次,但特朗普稅改計畫的實施、美聯儲高層“大換血”、薪資增速持續放緩及通脹整體依舊低迷等給年的貨幣政策前景蒙上了陰影。因此,儘管本周決議上加息幾乎已成為既定事實,但美聯儲對於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的看法,仍可能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從近期公佈的數據看,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佈的11月就業報告表現強勁,意味著美聯儲官員本周可能上調短期利率,但疲軟的薪資增長令美聯儲明年乃至之後的加息步伐複雜化。
在經濟穩健增長、股市上揚和減稅政策呼之欲出的同時,火熱的勞動力市場料將進一步支持美聯儲加快升息。但持續溫和的薪酬增長和低通脹也意味著美聯儲有理由延續非常漸進的加息節奏,甚至比目前更加緩慢。此前,美聯儲官員在9月份的點陣圖中曾預計,年將進行三次類似的加息行動,年將加息兩次,年將加息一次。他們將在週三公佈更新後的預期。
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經濟學家在12月6日發佈報告中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勢必會在今年12月13日的會議將基準利率上調至1.25%-1.5%,之後可能維持對年三次加息、年兩次和年一次加息的中值預期。
不過,路透社指出,美國經濟將會以極好的狀態進入新的一年,但這可能暗示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盛極必衰。而從稅改到期中選舉,再到美聯儲高層換人等一系列不確定性,令前景蒙上陰雲。
“未來一年左右旋律會繼續播放,但要小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法國巴黎銀行稱。“在年,我們認為美國經濟活動將為年以來最佳,失業率降至年以來最低點。”“週期轉向近在眼前,”該行稱。“我們認為復蘇年事已高,該週期行將就木。”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Group)數據顯示,市場參與者用來押注美聯儲利率變化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顯示,美聯儲到明年12月會議加息等於或超過三次的幾率僅為25%。顯然,市場當前對明年加息的信心要比美聯儲本身弱很多,因此本周美聯儲決議是否能令未來加息預期進一步升溫,料將成為引爆市場的導火索。
歐洲三大行年終會議料“以不變應萬變”
在北京時間本週四淩晨美聯儲率先公佈利率決議之後,歐洲三大央行也將在此後的24小時內陸續公佈議息會議結果。不過,相比與美聯儲鐵定加息的市場預期,目前投資者普遍認為這三大歐洲央行本周料將選擇按兵不動。
歐洲央行將於週四舉行會議,但預計行長德拉基及其同僚不會帶來任何新鮮舉措,此前他們啟動了溫和的削減量化寬鬆政策,將每月債券購買減少一半,但將時間延長。歐洲央行將在1月將其債券購買規模減半至每月億歐元,該計畫將持續至年9月。歐洲央行本周還將公佈新的通脹和增長預測。
路透社分析指出,歐元區經濟狀況當前保持美好,但增長週期仍然相對年輕,剛剛開始發展壯大,所以歐洲央行可能仍然不想撤走支撐。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INTESASANPAOLO)稱,“歐洲央行面臨的前景可能是多年來最好的:和年勢將繼續處在溫和擴張階段,遇阻的風險有限,也沒有過度薪資需求和杠杆的跡象。”該行還稱,“歐洲央行不急於調整關於資產購買和利率的措辭。”
事實上,歐洲央行10月削減刺激實際上並沒有收緊金融狀況,反而使之更加寬鬆,該行可能表示對這種反應感到滿意,表明一段時間內不會調整立場。
該行還會公佈對年通脹的初步預測,可能顯示物價增長符合或略低於目標,未來三年只會緩慢上升,這也是目前還不能撤走支撐的一個論據。
與此同時,英國央行本週四或許將需拿捏好尺寸,既聽起來像是將會進一步升息,又不要抑制經濟增長。分析師認為年經濟增長可能從年的1.5%放緩至1.3%。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薪資增長低迷,以及生產率疲軟,都給經濟帶來壓力。不過英國央行並不希望看到英鎊貶值並導致通脹率上升,預計英國通脹率將在未來三年升越央行2%的目標。
儘管英國似乎在脫歐談判上跨過了一個重要障礙,目前重點可以轉向討論貿易協議,但目前為止進展緩慢暗示不確定性將仍然很高,即便最終可能達成協議,一段時間內協議條款都不會明朗。
匯豐銀行在一份客戶報告中稱,“對於英國央行內部的鴿派而言,11月以來疲軟數據不少,尤其是消費行業和樓市相關數據,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似乎有意再次升息,更多是因為供應增長疲軟,而不是需求增長加速,”報告稱。“此後我們預計央行會在長時間內按兵不動,一是需要評估政策行動的影響,二是因為我們預計活動增長和薪資增長將保持疲軟。”
此外,在週四瑞士央行同樣將公佈政策決議,外界普遍預計該央行將維持利率不變,這可能會促使瑞郎走強。分析師指出,瑞士央行可能會重申會偶爾外匯干預政策,以使得匯率保持在低位。
風險提示:差價合約交易涉及高風險,僅適用於有能力承擔損失風險的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投資者在進行萬豪金業所提供的交易產品買賣之前,需審慎考慮到自身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經驗程度以及所能承受的風險。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gc/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