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组织老人换血体检一场牵动银发族健
一、事件始末:从“养生福利”到家属控诉
据当事人李女士(化名)描述,其68岁的母亲在超市购物时,被店员推荐了一项“高端体检福利”——只需支付元,即可乘坐专车前往唐山某机构进行“全身血液净化”。宣传单页上印着“清除毒素”“年轻十岁”等诱人标语,还附有“德国进口仪器”“医院退休专家坐镇”等看似专业的背书。
老人瞒着家人参与活动后,李女士在整理母亲物品时发现一张标注“血液置换ml”的报告单。报告显示“血液黏稠度下降30%”,但检测机构名称模糊,仅写着“某健康管理中心”。更蹊跷的是,超市拒绝提供体检机构资质证明,坚称“只是普通血常规检查”。
目前,保定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封涉事超市的促销资料,并对接唐山相关部门核查体检机构合法性。调查人员透露:“所谓‘换血’可能指血液透析或臭氧疗法,但这些操作必须在医疗机构进行”。
二、行业乱象:超市货架后的“养生陷阱”
这起事件撕开了健康消费市场的灰色产业链:
跨界越界的“健康服务”:部分超市、药店以“免费测血压”为诱饵,向老人推销高价保健服务。年江苏曾曝出超市联合美容院开展“干细胞注射”,单次收费高达3万元;
偷换概念的“科技包装”:用“血液净化”“纳米磁疗”等伪科学话术包装传统项目,例如将普通拔罐称为“量子排毒”,红外线理疗仪吹嘘成“抗癌光波”;
精准拿捏的“情感营销”:超市员工通过日常聊天掌握老人健康信息,针对独居老人使用“子女不管你我管”等话术攻破心理防线。
一位从业者匿名透露:“超市每拉一人体检可获元提成,后续再向老人推销‘定制保健品’,提成高达30%。”
三、法律红线:这些行为可能涉嫌违法
非法行医: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采血、输液等操作,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虚假宣传:若体检效果与宣传不符,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商家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价格欺诈:河北某市曾查处类似案件,商家将成本80元的体检套餐标价元,被认定为价格违法
。
值得警惕的是,某些机构会要求老人签署“自愿承担风险”协议。法律专家指出:“此类协议若涉及医疗行为,因主体资质缺失,在法律上属无效条款。”
四、银发族防骗指南:子女必须知道的四件事
查看“三证一照”:正规医疗机构需公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资格证书》《大型设备配置证》及营业执照;
警惕“免费诱饵”:遇到“免费体检送鸡蛋”“专家义诊”等活动,先通过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bz/1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