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什么是结核病日

肺结核也称“肺痨”,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病灶主要发生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结核病按部位可分为两种: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肺结核:由结核菌感染肺部,胸膜,气管及支气管引起,最为常见,占结核病的80%以上。

肺外结核:发生在肺部以外各组织器官的结核病统称为肺外结核。

在我国,肺结核属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怎么引起的

病原体:结核分支杆菌,俗称结核杆菌

特点:杀伤力和生存能力强大

结核杆菌增殖一代需要10-20小时,其他常见的细菌增殖一代仅为10-20分钟,因此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周期显著长于其他细菌感染。

结核杆菌在干燥痰内,-6摄氏度左右环境中,空气尘埃中分别可存活6-8个月,4-5年,8-10天。

结核杆菌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暴露在有结核杆菌空气中的所有人都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受到侵害。

哪些人易感染

在有结核杆菌传播的环境里生活和工作的人,对结核杆菌有普遍易感性。

与活动性排菌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最易感染结核菌,如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同事、同学。

幼儿,青少年,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容易患结核病。

经常抽烟会大大增加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什么途径传染

空气-呼吸道传染: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排菌患者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排出带结核杆菌的飞沫可引起发病。

消化道传染;如果奶牛患乳腺结核,直接饮用未消毒的牛奶,结核杆菌可引起消化道各部位的感染和发病;排菌肺结核者建议单独使用餐具,并及时清洗、消毒。

如何预防肺结核

勤开通风窗,加强营养,适度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避让他人,掩住口鼻,可减少肺结核传播。

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居一室,除非该患者病情已经趋于稳定,抗结核治疗已经在两周以上

新生儿在出生时应该立刻注射卡介苗来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

最后,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防治结核病小课堂吧!

图文来源

网络

责任编辑|王娟

审核校对|龚亚双

指导老师|刘海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bz/7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