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想让中俄欧消耗,万没料到,中国凭借一点
时间进入夏季之后,俄罗斯和美乌之间的新一轮角力也缓缓拉开帷幕。这个情况是战场的客观条件决定的,也是各国的政治大环境决定的。
从战场条件来说,第一,乌东大平原遍布沼泽湿地,每年可供俄乌两军大规模调动装甲集群、冲击对方阵线的窗口期只有两处,一处是在春夏之交,一处是在秋冬之交,眼下第一个窗口期来了。
第二,美国刚刚给泽连斯基批了新援助,俄军现在动手,这些援助中的绝大部分还来不及转化成武器运往前线。如果错过了眼前这个黄金时间段,给了乌克兰喘息之机,等到年底乌军重整战线,俄军进攻的难度肯定会加大。所以未来两个月的时间内,乌军阵地必然会迎来一轮猛攻。
乌军从政治大环境来说,今年是整个西方的大选之年。5月7日,普京即将举行就职典礼,开启自己的新一轮总统任期。5月9日,俄罗斯还将迎来“胜利日”纪念阅兵。紧跟着,6月上旬欧洲议会的个议员席位即将迎来“大换血”;
随后,这批议员将选举出新的欧委会主席。欧洲的选举季结束后,美国大选又进入了最终的决胜阶段。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俄乌战场的走向将很有可能最终影响到美欧的选情。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和美国总统拜登,可以说是一手把乌克兰危机激化到今天这种地步的罪魁祸首。
如果在他们争取连任的关键时期,乌东战局朝着不利于美欧的方向发展,那么这两个人还能否继续站上权力金字塔的巅峰,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普京肯定是很乐意把冯德莱恩和拜登打包“送走”的。所以,刚进入5月俄罗斯就接连做了两件大事,给这两位“上眼药”。
冯德莱恩和拜登第一,举办一届“节目效果拉满”的胜利日阅兵。今年阅兵前,俄罗斯将近两年在乌东战场缴获的北约装备,集体拉到了红场开放参观。根据现场图片,俄方还在这个“北约兵器展”的入口处竖起了一幅大型招贴画,写着“英美法德和波兰驻俄使馆的人员可优先参观”,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
今年胜利日阅兵,俄罗斯不但邀请了传统伙伴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还额外邀请了东南亚的老挝、南美的古巴以及非洲的几内亚比绍的领导人观礼。胜利日前夕,尼加拉瓜领导人还与俄罗斯进行了高层连线,祝贺普京履职。
这一系列大动作,再结合5月之后乍得和尼日尔接连对美军发出“撤军通牒”,并邀请俄军入驻作为安全保障的消息来看,能明显发现一点,那就是这场俄乌冲突发展到现在,俄罗斯不但不打算收缩,反而打算借着重振军工的机会,在全球尤其是非洲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军事影响力。
胜利日阅兵第二,5月6日,普京正式宣布将启动战术核武器演习。这场演习的目的,应该是防止美西方输红了眼直接掀桌子。出于选举需求,今年夏天无论是冯德莱恩还是拜登,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绝对不能让乌克兰的防线被击穿。
4月底,波兰已经放话,说已经做好准备“随时欢迎”北约在本土部署核武器。不仅如此,美英也公开威胁派兵介入俄乌冲突。举例来说,美国国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就公开警告,如果乌克兰垮台,美国可能将不得不出兵干预冲突。
所以,对于俄军来说,最大的威胁其实已经不是来自正面战场上的乌军了,而是乌克兰背后的北约会不会不计后果的盲动。普京的这个决定,本质上还是对北约的威慑,警告美欧不要在核武器上动歪脑筋。
普京俄罗斯这两张牌打出来,已经可以确定美国围绕乌克兰的小算盘基本都打不动了。拜登一手策划了这场乌克兰冲突,目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削弱甚至肢解俄罗斯,另一个是把“战略竞争对手”中国拖下水,捆绑中俄,开启21世纪的新冷战。
但如今俄罗斯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全球影响力不减反增。同时,中国也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实现了“端水”,并没有按照美国设计的剧本走。俄罗斯胜利阅兵之际,中国开启了的欧洲外交季。
截止到5月7日,这一轮外交季中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已经浮出水面。在中法高层会面后,马克龙对媒体公开表态,法国尊重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古老的关系”,并认可中国几十年以来在维持这段关系中付出的努力。
马克龙这段话基本就是欧洲对美国的公开打脸。今年4月朔尔茨访华之前,美国就一直在热炒所谓中国“援俄”,想要离间中欧关系。布林肯甚至公开放话,称中国不能“既要又要”,同时和俄欧保持友好关系。
但现在法国的态度证明,中国就是能够稳坐钓鱼台,美国再怎么跳脚也没用。目前,比起同时对付俄罗斯和中国,法国明显更倾向于拉拢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搭建起一套以中法俄为核心,而非以美俄为核心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框架。
马克龙的发言,证明欧洲已经有一批人看清楚了,欧洲和中国在俄乌问题上本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欧洲只有依靠中国,才能够在美俄之间给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防止成为一个比乌克兰更大号的血包和炮灰。
中欧随着乌东战局形势的日益明朗,中国的这个钓鱼台就还能继续坐下去。到了今年11月,拜登如果赢得选举连任,那么中美欧之间可能会开启新一轮拉扯。但如果特朗普上台,那中国基本就可以提前庆祝胜利了。
美国挑起乌东的战火,本意是让中俄欧彼此消耗,但万万没想到,中国凭借自己“坐得住”这个优势,硬生生扭转了局面,一来没有被消耗,二来也没有让美国政客心心念念的“新冷战”成真。
美国把自己和中国战略博弈的关键窗口期,浪费在了对外输出战争、和俄罗斯“掰手腕”上,接下来想要重整旗鼓,继续对中国发动全球攻势,恐怕是难上加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zy/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