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重组,面对大企业病快刀斩乱麻
摘要
谷歌重组,对于布林和佩奇这样思维跳脱的人来说能做出这种事来并不奇怪,但是它能快速实现重组也是有点出人意料。不过更重要的问题是谷歌为什么要重组,以及重组的影响,和对解决国内企业大企业病的借鉴作用。
谷歌公司进行企业架构大重组,创办名为Alphabet的公司,佩奇将任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CEO),布林担任总裁,而埃里克·施密特将成为公司的执行主席。这三人离开谷歌,然后由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出任谷歌CEO。
其实今年以来谷歌高层大换血,年任命的高管全部离开,谷歌重组已有苗头,但是突然重组依然令人出乎意料。因为谷歌太大了,而重组却在短时间内完成,可见谷歌已经在内部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这次重组对谷歌用户没有什么影响。原本Google旗下的互联网业务仍然会属于新的Google公司,比如搜索、YouTube、Android等;而原本Google旗下和互联网不怎么相关的业务,比如Calico(生命工程相关)、GoogleVentures、GoogleX等都将归到新成立的Alphabet旗下。
重组的理由所在谷歌重组的目的很清晰,是为了将主要业务与未来长期投资项目区分开来,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为了让新旧业务,互联网相关和不相关业务,都焕发生机;同时在管理机构上获得突破,升职的升职,调整的调整。
比较言简意赅的说法就是李开复的一些总结,也比较全面了。
(谷歌这么做)主要的理由:1)回应华尔街批评公司不专注不透明(投资健康、长寿、汽车领域),提供各个子公司运营数据,2)降低Google之外领域负面影响主营业务(如汽车业务导致的亏损、诉讼等),3)Google品牌用于互联网业务,别方面业务应有别的品牌,4)内部升迁机会(如SundarPichar成为GoogleCEO)。
其实谷歌重组的出发点在与解决美国长期存在的大公司病。谷歌没有幸免,当公司滚雪球般扩大,决策的流程被拖长,无法做到小而专注,并不适合跟上快速变化的科技圈。尤其现在并购和长期布局在某种程度上更消耗精力,公司的日常运营对于佩奇等人来说是一种负担。
重组结果如何在佩奇宣布公司将进行重组之后,Google的股价上涨了5.8%。可以猜测资本是比较看好这次重组。BGCPartners的技术分析师柯林·吉利斯说,这样做可以让投资者更加清晰地评估谷歌的核心业务,同时凸显谷歌盛名之下的其他资产。当企业业务区分开,企业数据更加透明,长期来看,投资者可以更清楚、更放心,利于资本的稳定。
另外,对于新组建的Alphabet,佩奇和布林两人选择了亲自上任。对此,业内普遍认为这是谷歌在对业务掌控力的又一次升级。
重组之后,新谷歌专注于搜索、广告等业务,Calico专注于研发,投资和其他子公司也各司其职,而佩奇和布林将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zy/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