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康科普向肺结核说ldquo不
春季润肺·正当时
向肺结核说“不”!
如果发现感染肺结核以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肺损伤,也有可能会危及其他器官,甚至危及生命!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要谈“核”色变”了。那么,肺结核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拒绝它的入侵?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又称为“肺痨”,是由一种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发病灶主要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胸膜部位。在我国,肺结核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在传染类疾病中,死亡率排第二位。按照疾病类型又分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活动性结核病、非活动性结核病。不同类型的结核病,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1·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
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也不具有传染性,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中,大多数人为潜伏感染者,但此类感染者有可能会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
·2·非活动性结核病:
患者也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可被发现,此类结核病一般也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3·活动性结核病:
此类结核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肺结核,具有很高的传染性。此类结核病多数起病慢,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盗汗、胸痛、疲乏等症状,而发生病变的部位不一样,典型症状也不相同,如:病变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部位时,多有刺激性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可出现喘鸣或呼吸困难;病变发生在胸膜时,除刺激性咳嗽外,会伴有胸痛和呼吸性困难等症状。
肺结核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盗汗、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患者会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肺结核如何传播?
肺结核主要传染途径为“飞沫传播”。也就是当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大笑、谈话等活动时,可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从气道中散播到空气中,可停留数小时,此时被其他人吸入后,则会引起感染。而其他传染途径如母婴传播、食品传播、经伤口感染传播等,概率虽有,但现已罕见。
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1·
免疫力低的人群,如化疗患者、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感染患者、慢性肺疾病患者等,老年人和婴儿的风险会增大。
·2·
吸烟和滥用酒精和药物的人群,同样也是高风险人群。
·3·
与结核杆菌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
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做好防护,根据自身的情况坚持锻炼,都是很好的预防结核病的方法。同时正确认识结核病,不过度恐慌也很关键!
假如感染了肺结核该怎么办?
感染了肺结核不要恐慌,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嘱合理规范用药,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都可治愈。居家治疗的患者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室内通风,尤其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时更要注意,吐痰时要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里,或将痰吐在消毒湿巾里或密封痰袋里,以防将细菌传染给他人。
我们要如何预防?
多多了解肺结核,在拥挤的环境中要使用口罩、面罩等防护用具;婴幼儿时期也要积极接受卡介苗接种;如果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医院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面对肺结核时,不必恐慌,根据类型和情况进行应对,见招拆招,终会胜利!
作者介绍
马岭涛,首都医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6年呼吸内科与呼吸重症护理经验,擅长呼吸危重患者护理及呼吸康复护理。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文字:呼吸康复中心——马岭涛
编辑:宣传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zy/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