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到岁,他们嗑了药换了血,还
杨瑞
来源
财经三分钟(ID:qgq)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无论古今中外,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类都有一个终极梦想——长生不老。比如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天外蓬莱岛的不死神药;唐太宗服用“仙丹妙药”,修炼延年益寿之法;雍正皇帝晚年一头扎进圆明园,偷偷炼丹…越想长生不老,这些皇帝们越是用药越猛,所以往往越死的快。不过即使有众多“先烈”在前,仍有人前赴后继地不断尝试。时间到了今天,秦始皇没完成的事业,还在被领跑科技前沿的硅谷大佬们延续。年,《TIMES》杂志提出一个观点——人类可以活到岁。死亡不再是超自然的问题,而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将自己有钱有势的生命无限延续,这些大佬们尝试了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技术,不光愿意烧钱,而且敢于玩命,比如嗑药(包括违禁药品),比如吸血,比如人体冷冻......是的,科幻片里的场景,被他们搬到了现实里边。01疯狂嗑药,不惜使用违禁品硅谷有个俄罗斯裔的互联网大佬,名叫SergeFaguet,这些年来他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已经服用了数十种处方药和数百种补品,每天都要吃60片起。SergeFaguet图片来源:Google他日常服用的既有营养补充剂,比如大蒜胶囊,也有处方药,比如SSRI抗抑郁药、锂盐(一般用于缓解燥郁症)、雌激素受体阻滞剂;这位大佬甚至还在注射迷幻药用以提高工作效率,更绝的是还会在处理一些情感事务时,使用摇头丸。据这位大佬自己说,通过他个人的科学配比下,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身体机能。如果效果真的这么好,那我们可要恭喜他了,因为其他大佬们经常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加利福尼亚州一位60岁的微生物学家BrianHanley博士,往左大腿注射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的类似物,试图让自己的“操作系统更新”,重新变得活力满满。但同时一个明显的副作用是从此之后自我感觉实在是太好了,总是想挑战一下人体极限。比如当他骑着自行车开始倾斜时,他只是笑着让它倒下来,比如想用一个盘子搬起冰箱,这经常让他受伤。还有一位叫做艾伦·特雷维克的大佬就更悲催了。在年2月的生物黑客大会(BDYHAX)上,他当着众人的面,从容地将一个含有20毫克药剂的针头,扎进了自己的大腿。被他注入体内的药剂,既没有经过任何临床测试,也没有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是自家公司自行研发的疱疹治疗基因。他在这次活动上的大胆表现,更是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但短短两个月之后,特雷维克却被发现溺死于华盛顿特区的一家水疗中心,他的尸体旁还漂浮着许多瓶瓶罐罐。法医通过尸检发现,他的体内含有氯胺酮药物,这种药物会造成神经中毒反应,人的意识和感觉会出现暂时性分离,这也成为了他溺亡的主要原因。02换血:定期“吸食”年轻人在HBO美剧《硅谷》第四季中,自负的亿万富翁盖文·贝尔森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恶毒而变态地养了一位年轻男孩,定期从他身上抽取血液,然后输入自己的身体。这个因为富翁相信,年轻、新鲜的血液就是生命无穷的动力。《硅谷》中GavinBelson正在与一名年轻男子换血图片来源:美剧《硅谷》其实,现实往往比电视剧还要恐怖。一家名为Ambrosia的美国初创公司,这家公司在年的时候开始提供昂贵的换血服务。Ambrosia,希腊语“永生之血”的意思;而这些所谓的永生之血的来源大多为16~25周岁的年轻提供者。这些年轻人每一次献血,大多只能获得60刀~75刀(元~元),但这家公司转手就能将这些“永生之血”卖到数十倍甚至倍的价格。值得注意的是,硅谷著名的投资人、畅销书《从0到1》的作者、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Thiel)是这家换血公司的大客户兼投资人,他每个季度都会花费00美元,注射来自一名18岁年轻人的新鲜血液,由此也让他获得了“吸血鬼”的名号。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大佬们的勇气,要知道,此前的换血实验的先驱,往往都变成了先烈。上个世纪20年代,哲学家、医生亚历山大·博格丹诺夫声称,通过输入年轻血液就可以增强精力,改善视力,并拿自己进行了实验。然而短短几年后,就传来了博格丹诺夫死亡的消息。科学家们表示:完全有理由认为他死于因血型不匹配或来自疟疾和结核病的血液传染。03人体4S店:哪里坏了换哪里除了换血之外,大佬们还提出了一个人体4S店的想法——如果人的一切都可以不断再生,皮肤、心、肝、肺等都可以再造,那么就可以哪里坏了换哪里,这也不失为永葆青春的办法。比如电影《缉魂》就是这样的故事:生物技术大佬万博士可以提取任何人的完整RNA,并制成粉末,在需要的时候便可以通过注射,将这个灵魂移植到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的躯体中。也就是说,只要健康的肉体源源不断,灵魂也就能无限延续下去。同样,大佬们正努力将电影变为现实,利用干细胞无限分裂增殖的奇妙特征,来实现人体各器官再生。15年前,英国就已经尝试用婴儿脐带血中的干细胞培育人造肝脏,虽然只得到了一个硬币大小的迷你肝,但顺着这个路径,科学家们还是发现了一些能真正产生功效的人造器官。年,来自MIT的研究者就研究出了一种“人造肌肉”,并且用一系列仿人体运动实验其韧度,试图用这种“人造肌肉”取代肌肉,以达到肉体不衰老的功效。瑞典的Link?pingUniversity近日研究出了一种吸收葡萄糖和氧气的肌肉组织,未来替换在身体里也可以维持机体正常的运作。而美国的一家初创公司NaNotics,就试图研发一种纳米级的微型机器人,其直径只有血红细胞的1/50,他们是想把这种机器人输入血液和大脑,让机器人自行帮助人体清除体内病毒、改善癌症治疗、提高人体免疫力。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预言人类将在年实现永生,他就认为我们可以用纳米机器人替代血细胞,使其工作效率提高数千倍;再往后,我们体内可能有数百万个这样高效的机器人,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消灭一切疾病。图片来源:X博士除了研发新型器官之外,科学家们还在考虑异种器官移植,比如启函生物就大胆地探索把猪器官移植到人体身上,因为猪的器官大小和功能与人的近似,成为最好的供体选择。04人体冷冻:等待未来的“死而复生”科幻片里往往有这样一个设想,在现有技术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了无法治愈的疾病,或者还不足以实现长生,那么就可以先把自己冷冻起来,等到未来再苏醒。在现实中,人体冷冻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当前世界上两大最大的人体冷藏公司为美国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AlcorLifeExtensionFoundation)和人体冷冻机构(CryonicsInstitute)。▲小瓶的老化细胞被保存在液氮中,等待长生不老的科技突破实现之后,未来可以进行复苏试验(图片来源:纽约客)人类历史上首位接受人体冷冻技术的案例是来自美国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这位老爷子在年去世之后,根据遗嘱将自己的遗体先捐献给生命延续社团(LifeExtensionSocietyLES)用来冷藏以供研究。这种冷冻技术,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研究团队在詹姆斯临死时,迅速排空他的血液,并注射了一种防止血液的凝固的药剂,然后,将排出的血液,迅速放进液氮中迅速冷却,此外还要给詹姆斯注射一种保持身体活力二甲乙,并且同时还需要一些冷冻保护剂,维持机体的安全。遗体保存的时候,要一直按压心脏,使其具有生命力,然后把他放进了一个真空无菌的睡袋当中,最后放入一个装满干冰的保温罐里。这样就保证了他的遗体不被外界所污染,以很低温度安全的保存细胞休眠的状态。最后还要靠电力,保持休眠袋的低温环境,休眠舱有干冰,可以防止意外断电所引起的麻烦,詹姆斯教授的遗体就这样被保存下来。当年詹姆斯把自己冷冻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过于相信科学技术,按照当时的医疗环境,他的癌症根本无法治愈,于是他认为再过半个世纪,医学上应该可以攻克癌症的难关,因此,他当初签订的合约期限是50年,也就是年。但是,直到今天,他仍然未能醒来,依然是待在冷冻罐里。目前,据悉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已经有名病人参与了人体冷冻。收费标准是,30万澳元(约万人民币)冷冻证据身体,11.8万澳元(约57万人民币)只冷冻大脑。在中国也有敢于尝试的人,年,科幻小说《三体》编审、重庆女作家杜虹选择离世后冷冻遗体,并期待50年后的科技能令其复活。如今,她的大脑也被放到了ALCOR,期待未来有一天能够被治愈复苏。年至今,中国已有10位冷冻人成功“住进”了这里的液氮罐,其中,既有著名的企业家,也有年仅13岁的小男孩。一位冷冻人的爱人如此说道:“我不会幻想3、5年就能解决,但未来20、30年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我活得足够长,我就一定能看得见,是冷冻让我有了奔头。”图:用于存放冷冻后人体的圆柱型液氮容器05数字化生存:像电脑一样永生这派大佬的永生方法是肉体上的机械不死,另一派大佬则是寄希望于精神不灭,就像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说,“我们要么被机器淘汰,要么探索新的方式,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共生和融合,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他提出,如果通过人机交互或者脑机接口等技术把人脑与电脑相连接,就可以把人类的意识上传至计算机端,短期内可以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长期来看,则可以实现一种数字化的永生。想象一下,如果人类可以将自己的记忆、想法、感受等一切脑内的意识保存在云端,我们不就可以实现在更广义空间上的永恒生存了吗?若再加上3D打印技术、或者克隆技术的成熟,那么是不是复制一个身体也完全不在话下?如此一来,就算肉身死亡,你也可以把意识上传到另一个新的载体,实现永生。为此,继电动汽车、太空火箭、超级高铁之后,年7月,马斯克在旧金山创办了一个开发“神经织网技术”的医疗研究公司Neuralink。这家公司正试图通过脑机接口等技术,把人脑与计算机融合在一起。无独有偶,俄罗斯亿万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DmitryItskov)曾于年创立了一个名为“俄罗斯”的计划,其中也通过对包括人工智能、神经学、人工器官等领域的研究进行投资,来打造人类的“不死之身”,目前这个项目吸引到了数百万美元的投入与30名科学家的加持。这项计划被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到年,要实现人脑对机器人“化身”的遥控;第二阶段,到年,要把人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第三阶段,到年,要破解人类大脑之谜,打造出“人造大脑”;第四阶段,到年,要创造出真实版的全息“虚拟人”。这一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让人类走向长生不死之路,一个人如果拥有自己的高科技完美“化身”,那么在他死后,他的高科技“化身”将会继续存活在社会中。到那时,每个人都将永远与“死亡”告别,实现“永生”。图:俄罗斯科幻片?Лучше,чемлюди?《超凡女仆》06结语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毫无疑问,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即使是顶尖富豪们,距离实现”永生“目标,也很遥远。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在这些富豪追求永生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法律,比如伦理。越有钱的人,往往可以最先品尝到技术的红利,越可以拥有更长的寿命,而这也更容易形成财富的留存与阶层的固化。不过这件事的终极命题还是,我们是否应该得到永生?追求永生这个出发点,是不是一开始就是错的?从人类社会视角来看,永生会更快消耗掉地球上的资源,让财富阶层永世固化,让年轻人无法出头。从个人角度来看,漫长的生命会让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毕竟生命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死亡。古希腊的神话更是向我们证明了永生的可怕——黎明女神厄俄斯向宙斯请求给她的情人提托诺斯永恒的生命,却忘记要求永恒的青春。于是这名美少年日渐老去,最终变成了一只蝉,不停发出悲鸣,寻求解脱。去年,遗传学家NirBarzilai博士在一个长寿纪录片的发布会上向位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自然界里,长寿和繁殖是可以交换的。如果现在你们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你是永生的,但地球上没有繁殖,没有怀孕,没有出生,没有初恋,只有你一个人活下去。另一个选择是你只能活到85岁,但没有疾病困扰,健康开心,只是在某一个早上你在睡梦中不再醒来。”现场除了10几个人以外,几乎每个人都做了第二种选择。那么,你会如何选择呢?你如何看待追求永生?全文完。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yy/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