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基金公司布局MSCI概念,发行22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伴随A股纳入MSCI全球新兴市场指数,国内基金公司争相布局MSCI概念主题基金,至9月12日,共发行了22只MSCI概念主题基金,另有9只相关基金处于已审批待发行阶段,3只处于待审批阶段,涉及基金公司共计16家。中金基金量化投资负责人朱宝臣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逐年进入A股市场的外资配置资金需要一定的工具产品进行承接,海外投资机构的进入也将进一步提高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伴随着中国A股纳入MSCI及因子的提高,中国A股市场的无效波动会大大降低,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长期资金沉淀在中国A股市场,基金公司普遍都看中了这样的趋势和机会。
16家基金公司争相布局MSCI概念就在8月31日收盘后,A股纳入MSCI因子从2.5%提升至5%。随着中国A股纳入MSCI全球新兴市场指数,国内外投资者对A股的投资配置需求大幅增加;投资及配置的需求引导资金流入,A股中的全球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将会受益。
国内基金公司争相布局MSCI概念主题基金,券商中国记者通过wind查询,包括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在内的11家基金公司共发行了22只MSCI概念主题基金,有19只基金都在今年发行,其中5只目前仍处于发行阶段。
发行总份额最多的为招商基金今年3月份发行的“招商MSCI中国A股A”,共发行49.16亿份;其次为华夏基金年1月发行的“华夏MSCI中国A股ETF”,共发行41.36亿份。
另有9只MSCI概念主题基金处于已审批待发行阶段,包括华夏基金的2只、前海开源基金的2只、银华基金的2只、中金基金的2只以及富国基金的1只。
此外,博时基金、建信基金、新华基金分别申报的MSCI概念基金处于待审批阶段。
A股纳入MSCI带来市场机会共涉及16家基金公司布局MSCI概念基金,他们看中了市场哪些机会?
中金基金量化投资负责人朱宝臣接受券商中国采访时表示,中国A股在整个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最终比例根据MSCI在年的静态测算,会达到17%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逐年进入A股市场的外资配置资金,需要一定的工具产品进行承接;另一方面,海外投资机构的进入也将进一步提高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带来更加成熟的投资理念和资产配置方式。“比如我们看一些海外机构投资者的配置,过去10年的投资收益年化8%,公开市场股票的配置在35%以上,目前看国内的机构投资者的股票配置比例远远低于这个比例。”
他认为,伴随着中国A股纳入MSCI及因子的和提高,以及A股市场自身二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届时中国的A股市场的无效波动会大大降低,股票市场正常波动并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有效反映。这会对整个市场起到一个正向的反馈,即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长期的资金沉淀在中国A股市场。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基金公司普遍都看中了这样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MSCI指数中国业务负责人华楠在12日举办的“中金MSCI中国A股国际系列风格指数策略会”上表示,到现在为止,在MSCI新兴市场中,纯A股占比不到千分之八,仍然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即使包括香港股票在内的海外中国公司占比也不到30%,也就是全部海内外的中国股票加起来将近30%。
“我们做过一个展望,如果是A股百分之百纳入到新兴市场指数体系里来,再加上香港、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话,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占比将近一半。一旦这个比例成真,不排除我们把海内外的中国股票独立出来,就是EFchina。”
华楠表示,MSCI指数对于行业的划分标准是年MSI和标普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股票行业分类标准”,沿用国内叫法就是四级行业,以此来编制行业指数,这个维度上的创新数量上非常多,在MSCI指数总额20万条指数里面占比最大。
主动管理还是被动管理?各基金公司布局MSCI中,产品策略有所不同,主动管理还是被动管理,是投资人经常遇到的核心问题。
中金公司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钱汝象在12日公开表示,主动管理的优点是投资风格比较灵活,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可以通过股票、行业、仓位的调整来降低组合下行的风险,缺点是成本比较高,组合的持仓集中度也比较高,这就使得组合的风险也较高;被动管理的优点是具有可预期的长期收益,而且成本低,管理费低,仓位集中度也低,但缺点是获得的是市场的平均收益,缺乏灵活性。
钱汝象进一步表示,因为上述两种策略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第三种策略就受到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yy/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