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防治肺结核,我们该知道这些事儿
防治肺结核
你我不掉队
肺结核俗称“肺痨”,在古代对肺结核的患者是避之不及的,因为它作为一种传染病,传染性不仅极强,而且十分难治。如今随着医学的进步,结核病是可治可控的,大家不必恐慌。但对于肺结核你又了解多少呢?随小编一起来看↓↓↓
1
感染结核菌后,这些人更容易“中招”!
万一感染了结核菌,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我们也介绍过,感染了结核菌也不一定会患病。
只是有些人群,相对来说,更容易中招!
“中招“高危时期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10%,其中大多数(约70%左右)发生在感染后最初的两年内,其余则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时。
“中招“高危人群
感染者是否发病除与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毒性因素有关外,还与机体免疫力有关。免疫力较低的个体接触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后易发生结核病。
婴幼儿、青春期、老年人、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肾脏病患者、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结核菌后,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较高,这些人容易发生结核病。
此外,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学习劳累,生活不规律等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结核菌感染者也易发生结核病。
除了高危人群
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我们
减少患病的概率
身体是自己的
拥有健康体魄
才能更好的生活
2
核感染,您愿意预防服药吗?
预防服药。又称预防性治疗。其目的就是通过化学药物将潜伏在体内的结核杆菌予以杀死或抑制。目前,常用的药物和方法包括:
1、单用异烟胼方案:疗程6-9个月,每日1次
2、异烟肼+利福喷丁联合间歌方案:疗程3个月,每周2次
3、异烟肼+利福平联合方案:疗程3个月,每日1次
4、单用利福平方案:4个月,每日1次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曾有俗语“十癆九死”,这其中的“癆”就指的结核病。可想结核病曾给人类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尽管经过努力,结核病的发生与死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结核病的高感染率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了风险,公交车上、地铁车厢里的一个“喷嚏”,就有可能让你感染结核。虽然感染结核杆菌不一定发病,但10%的发病概率就像一枚没有定时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让自己成为结核病患者。因此,感染结核后进行预防服药,有效降低发展为结核病病人的风险(保护率可达50-70%),是非常值得的。
预防服药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主要包括:
(1)与病原学阳性(排菌)肺结核惠者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潜伏感染者;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中的结核潜伏感染者。或感染检测未检出阳性而临床医生认为确有必要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个体;
(3))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等新近潜伏感染者;
(4)其他人群:需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治疗。长期应用透析治疗、准备做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者。矽肺患者以及长期应用糠皮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的结核潜伏感染者。
预防服药会有什么副作用吗?
一般来说,预防性服药是比较安全的,但因个体差异,偶尔也存在个别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末稍神经类及肝毒性等。如果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轻者可在医生观察指导下继续服药,重者则应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经临床观察分析由医生决定是否停药。
预防服药应注意些什么?
(1)服药前需通过症状筛查、全面体检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排除活动性肺结核;
(2)了解服药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史等;
(3)做好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通过上述检查和了解,符合预防服药指征,在服药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即可开始服药。
预防服药期间应自觉接受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部门及乡村、社区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必须要坚持规律服药。切不可随意中断。防止因不规律用药而产生耐药性及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
通风不但防新冠,也防结核!
你知道吗,咱们生活中的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对于肺结核这类的传染病,生活习惯也会影响!
比如经常通风,就是预防肺结核的好习惯!
结核病经空气传播。
个体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接触时,能否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取决于环境空气当中的带菌飞沫浓度和滞留时间。
通风是有效降低空气当中带菌飞沫浓度的有效方法。
假设肺结核患者的排菌量是固定的,房间每通风1次,空气中的含菌量便减少1/2。这样,随着通风次数的增加,接触者吸入结核菌的风险便显著降低。
因为肺结核症状不典型,在发现肺结核患者后再采取开窗通风往往为时已晚,只能减少以后的结核菌传播风险。
因此,养成定时开窗通风的习惯,是预防包括肺结核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通风是个好习惯,不过冬天太冷了,肿么办?
办公室可以在午休时通风,家里的话可以在家人外出时通风,只要想着经常通风就行~
4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核心知识
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6、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7、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8、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5
一分钟远离结核危害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一种古老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十痨九死”已永远成为历史,人们对结核病危害的认识也变得慢慢淡然了。然而,结核病的危害依然非常严重,结核病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
控制结核,远离结核危害,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责任。要控制结核,关键是要尽早发现病人并治愈病人,这样就能减少传染源,从而阻止结核病的传播和扩散。作为社会公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一些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并积极行动起来,为消除结核危害做出自己的努力。
附上一首通俗易懂、顺口好记的“打油诗”——“结防知识一点通”,记住并做到它,就能远离结核病危害。
结防知识一点通
预防传染肺结核,
开窗通气首选择,
随地吐痰不可取,
掩住口鼻莫乱咳。
咳嗽咳痰过两周,
密切接触不要愁,
医院做检查,
规则治疗病可除。
结核可治又可防,
运动营养体质强,
社会各界齐参与,
消除结核建小康。
往期精彩回顾冬日有爱!渝北区中华职教社到区职教中心开展“温暖工程”送温暖活动渝北职教中心党委召开换届选举党员大会校园垃圾分类与绿色同行,与环保相约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部举行实训室规划专家论证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