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这份防范攻略请收好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那么,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TA又是怎么传播的?我们该如何防范呢?来看权威提示↓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见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普通感冒、猩红热等。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或咽痛等,部分病原体存在比较明显的特征性病变,例如流脑的瘀点瘀斑、猩红热的草莓舌;许多病原体引起的症状较轻,不予以治疗即可自行康复,部分病原体引起的症状较重,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力低下人群、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往往更容易出现重症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飞沫传播:病毒可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谈话时的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则可能感染。
接触传播:病毒也可以通过手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有哪些?戴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市民日常防护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就好,N95口罩的防病效果更好,但其透气性差,呼吸阻力较大,不适合长时间佩戴。购买口罩要注意,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分清上下和内外:有金属条的一端朝上,颜色较浅的一面朝内。
医用外科口罩从外到内为:阻水层(颜色较深)、过滤层、吸湿层(颜色较浅),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要记住颜色较浅的吸湿层朝内,颜色较深的阻水层朝外,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同时,要定期更换,一次性使用,一般不超过4小时,且不能反复使用。
勤洗手
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前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触摸公共设施后、外出回家后都要洗手。
直接接触患者、或处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打疫苗
如有疫苗,尽可能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建议老人、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尽早接种当季的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
勤通风
即使天气寒冷也要注意通风,医院、车站等集体场所要加强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不要为了冬季保暖而紧闭门窗。尽可能避免去人群聚集处和通风不良的场所。
勤观察
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警觉,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疑似症状应及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并及时就诊,避免拖着不治引起严重后果。
如何不让疾病传染别人?个人患有呼吸道传染病或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居家休息,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将病原传染给他人,外出公共场所时需佩戴口罩,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就诊,及时治疗。●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衣袖内侧、纸巾或毛巾等遮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对被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来源:上海市卫健委、广东疾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