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补充维生素D,呵护骨骼健康,提

人类正常妊娠为期天,妊娠期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妊娠期32周则为极度早产儿。据统计,每年全球有万名婴儿出生过早,每10名新生儿就有超过1例早产,中国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随着全面二胎实施,高龄产妇增多,我国早产儿呈现着更加严峻的上升趋势。

早产对宝宝有哪些危害?

早产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的首位死因。此外,早产儿出生后,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其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等都将明显落后于足月儿。早产儿脑瘫、慢性肺部疾病、视觉和听觉缺陷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足月儿。

对于早产儿的救治犹如闯关,尤其是一些超早产儿,有可能经历呼吸衰竭,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感染,持续胎儿循环,喂养不耐受等关口。

同时,早产儿由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全身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加之感染、缺氧、孕母健康问题等诸多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生命力非常脆弱。一些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也有可能出现一些视力、听力、呼吸功能或者体格、智力方面的缺陷。

如何预防胎儿早产?

早产对宝宝健康威胁如此之大,相信哪一位孕妈妈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宝宝早产,那么该如何预防宝宝早产呢?

1、定期检查

很多孕期疾病或是胎儿的先天不足,例如子宫或胎儿的畸形,都会影响到孕妇生产的时间。从怀孕第一个月开始,定期去做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多疾病在早期都能治愈。比如宫颈张开,在孕期的前3个月就可以诊断治疗。

2、避免过劳

怀孕后期胎儿和胎盘本身的重量容易使紧闭的宫颈口张开,所以孕妇要尽量避免久站和负重的动作,一旦感觉劳累就要及时休息。孕晚期运动量过大,过于劳累,也会导致早产,所以加班熬夜是万万不行的。上班族孕妈一定要把工作安排好,万不可逞强。

3、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

妊娠期间,孕妇要警惕急性传染病和孕妇的内分泌失调,如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有外伤及手术史的孕妇可能因为高血压导致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孕妇营养不良、严重贫血,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胎盘异常、及脐带过粗、过短、扭转、打结等。因此,准妈妈应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胎膜早破及感染。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8周进行宫颈内口环扎术。

4、避免情绪激动

孕妇怀孕期间易激动,有时候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准妈妈情绪波动大,情绪受刺激也可能会导致早产。所以,准爸爸凡事要多让一下孕妈。

5、谨慎孕期同房

怀孕前三个月和后四个月不可以同房。前三个月宝宝发育尚未完善,同房容易导致流产。而后四个月孕妇要尽量避免宫缩,宫缩容易导致早产。

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宝宝很重要

1、维生素D与早产宝宝的骨骼健康

早产宝宝因为各种原因提前来到人间,从而错过了妊娠中晚期,骨骼发育较其他健康的同龄人迟缓且不完全,所以往往存在骨骼健康问题。

一方面是婴幼儿极易发生佝偻病,初期表现为易激惹、烦躁、夜惊、多汗、枕秃,激期还会出现方颅、鸡胸、漏斗胸、手足镯、X或O型腿等症状。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与足月出生的婴儿相比,这些早产儿成年后的骨密度明显较低,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或骨折等问题。因为足月出生的宝宝成人后或上了年纪后的骨量、骨密度稍微下降一点问题不大,但是早产宝宝随着年纪的增大可能已经临近或达到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区,所以风险更大。

无论是预防小儿的佝偻病还是中老年后的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作用都不可或缺。不少权威机构都曾给出婴幼儿和中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的建议和剂量。

年6月26日中国卫计委发布《中国育儿标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版》中建议:(1)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天IU~IU。(2)早产儿、双多胎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天IU~IU,3个月后改为IU~IU。

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国人群骨质疏松防治手册版》中建议:超过50岁后要建议口服足够的钙剂(每天mg)及足够的维生素D(每天-IU)。

2、维生素D与早产宝宝的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维生素D在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病菌入侵,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休眠状态时,维生素D不仅可以催醒、加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而且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分泌更多的抗菌肽和肿瘤坏死因子,从而增强先天免疫功能。早产儿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发病率高,因此提高早产儿免疫力,降低其发病率是重要措施之一。

医院新生儿科通过对例早产儿进行早期补充维生素D,探讨维生素D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根据早产儿胎龄分为两组,选取的早产儿给予早产儿常规住院处理。对照组只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不补充维生素D,1周后采集血标本检测。实验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生后第3天开始每天口服维生素DIU,连续服用1周采集血标本检测。

研究人员发现,这例早产儿中,血清25(OH)D水平<50nmol/L(维生素D缺乏标准)的人数为例(占97.4%),50-75nmol/L的人数为4例。%早产儿未达到维生素D的理想状态(>75nmol/L)。实验组给予维生素D干预后,明显提高25(OH)D水平,而早产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也随着25(OH)D水平增高而有所增高。

(内容参考:《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年05月第22卷第5期《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例早产儿IL-2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张丽萍任建立张秀芬刘艳平李桂芳齐瑞莹)

了解了早产儿的这些科普知识,衷心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平稳安全的度过妊娠期,保证孕期自身和胎宝宝的营养补充,顺顺利利生下健康聪明的宝宝哦!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运营者删除!

亿邦健康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指南
吡美莫司乳膏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44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