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市值500强大洗牌42家退出最
击上方“中国商界网”,并选择“置顶”
商界大小事,第一时间送达!
导读:截至年一季度末,家千亿以上市值巨头的总市值合计43.47万亿,占据了整个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44.79%,主要分布在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行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作者:21数据新闻实验室研究员张楠
年一季度资本市场跌宕起伏,风云变幻。期间,腾讯遭遇上市以来的首次大股东套现,更有多只白马股杀跌。如此境况下,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也出现了重大变化。
21数据新闻实验室选择在上海、深圳、香港、纽约等全球15个交易所上市的家中国公司,对其年一季度末市值进行加总换汇计算,重磅推出“一季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强榜单”!
从结果来看,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工商银行依然霸占前三甲。本次榜单入围门槛为市值.05亿元人民币(注:文中后续单位统一为人民币),较去年底的.86亿元略有下滑。澳博控股排名第位,刚好入选(完整榜单见文后)。
腾讯阿里依然领衔TOP20,
海康威视挤出京东
统计显示,截至年一季度末,中国上市公司一共有家,总市值合计达97.06万亿元,其中强市值合计62.67万亿元,与目前A股市值相当,对整体上市公司的市值贡献比为64.57%。
从TOP20榜单来看,一半公司市值超万亿,腾讯控股(亿)、阿里巴巴(亿)两大科技巨头稳居前两位,市值高出第三名工商银行(亿)40%左右。
相比年底,市值TOP20排名表现稳定,且市值变化不大。整体来看,排名越靠后,名次波动也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A股中小板龙头海康威视一季度市值增长5.88%,上升4个名次至第20名,首次进入TOP20榜单。而市值缩水5.53%的京东出局。
6只新股晋级强,42家公司退出
强名单出现大洗牌。
6家公司通过IPO或借壳上市新晋强,分别是周鸿祎的三六零、刚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爱奇艺、创造新股“最少涨停”尴尬纪录的养元饮品,以及盈趣科技,和成都银行、华西证券两家四川金融公司。
家公司在强中的排名获提升,以医药、房地产、信息技术三大行业居多。其中34家公司上升名以上,单信息技术行业就占了9个名额,不乏用友网络、网宿科技等牛股。
另外,华友钴业、寒锐钴业两只钴业大牛股也在其中,一季度市值分别增长47.75%、23.34%。
与此同时,42家公司退出强,以乐视网最为悲催。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目前乐视网亿的总市值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位,相较去年底第名的成绩大幅下降了个名次。
千亿以上市值巨头扩容至家
那么,这些强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分布特征呢?
从市值结构来看,4成的强公司市值在亿到亿之间。
最新市值超过千亿的中国上市公司一共有家,较去年底增加3家。其中,万亿俱乐部成员有10家,与年底持平。
截至年一季度末,家千亿以上市值巨头的总市值合计43.47万亿,占据了整个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44.79%,主要分布在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行业。
9家公司新晋千亿市值龙头,除了借壳上市的三六零外,还有独角兽概念舜宇光学科技,以及好未来、龙湖地产、中国燃气、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卓尔集团、中国国旅等公司。
金融、地产业强最多,
科技类猛增8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非银金融(53家)、房地产(49家)、信息技术(43家)、医药生物(39家)、公用事业(30家)五大行业强入围公司最多,均超过30家。
信息技术(11.27万亿)、银行业(10.81万亿)依然为强的市值担当。
对比年底,21数据新闻实验室发现,此次信息技术行业入围强的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了8家。而在三六零的助攻下,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强总市值差距进一步拉大。
此外,医药、房地产行业强公司分别增加了4家、2家;机械、汽车行业则下降明显,强数量均减少3家。
广东新增3家
京粤强市值破10万亿
一般而言,各地拥有市值强上市公司的数量,可以作为衡量当地资本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按总部所在地划分,北京、香港、广东的强公司数量以及总市值远高于其他地区。
三者合计家强,占比超过4成。作为央企聚集地,北京的强公司数量已达到93家。香港以67家位居次席。广东强公司新增3家至57家。同时,截至年一季度末,北京、广东的强公司总市值,分别达到18.30万亿、10.64万亿,均超过10万亿。
值得一提的是,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发现,广东强数量较去年底增加3家,是一季度强数量增加最多的一个地区。
就东中西部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强增量明显,四川、贵州、陕西、重庆、云南的强数量,相比去年底均增加了1家。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有所下降,如浙江、上海分别减少5家、2家。
延伸阅读:
刘晓博:被腾讯秒杀,华为正酝酿一场空前的革命!一、
30岁的华为,被20岁的腾讯秒杀了!
根据两家公司刚刚公布的业绩,年华为的净利润是亿元,而腾讯飙升到了亿。也就是说,腾讯的利润达到了华为的1.5倍。
而在年,华为的净利润为亿元,腾讯只有80.5亿元,华为几乎是腾讯的3倍!
至于目前的员工人数,华为接近18万人,腾讯大约为4万人,腾讯的员工人数不到华为的四分之一。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马化腾生于年,比任正非小了27岁!
华为和腾讯基本上不构成竞争关系,拿他们对比是因为都是深圳企业。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是不是已经“烈士暮年”?而腾讯是不是已经“高枕无忧”?
当然不是!事实上,腾讯在公布业绩前后刚刚经历了一场股票大跌。一方面,腾讯第一大股东宣布减持大约2%的腾讯股权,另一方面腾讯的游戏收入出现了季度环比下滑。这两个事情连续出现,让市场对腾讯的发展“是否见顶”出现较大分歧。
至于华为,也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全球通讯方式正在酝酿新的变革,5G时代快速到来,未来可能全面进入卫星移动通讯时代。另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见顶,整个行业的增长极限似乎已经到来。
但华为年报,也向我们展示了这家企业值得敬畏的一面:
1、华为目前全球研发人员达到8万人,大约占全公司总雇员的45%;
2、华为年的研发经费达到了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占年销售额的15%。近十年来,华为投入研发费用超过亿元。
3、华为拥有的专利达到了7.4万件,其中90%以上是发明专利,其拥有PCT国际发明专利的数量,为中国企业第一。
也就是说,华为的研发投入几乎达到了其年度利润的两倍!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在中国企业里是绝对遥遥领先的。下面是以欧元计算的,中国企业年研发投入排行(表格里华为的数据被低估了一点):
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几乎是清华大学一年科研经费的18倍!换句话说,中国科研经费最多的前30个大学的经费投入总和,都没有华为一家企业多!
上图:中国内地高校年度研发经费前十。
年,华为的研发经费投入可能会突破0亿。对于这样一个企业,你绝对不能低估它的前途。
二、
更何况,华为正在开展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革命!
华为的掌舵人任正非素来以危机意识、自我反思意识著称,他不断在自我革命。但年正在酝酿的这场变革,却可能是华为有史以来最大的!
几天前,华为领导班子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担任华为董事长多年之后,孙亚芳退休,梁华接任。华为新董事会构成如下:
董事长:梁华
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
常务董事:丁耘、余承东、汪涛
董事会成员:梁华、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丁耘、余承东、汪涛、徐文伟、陈黎芳、彭中阳、何庭波、李英涛、任正非、姚福海、陶景文、阎力大
候补董事:李建国、彭博、赵明
可以看出,任正非既不是董事长、副董事长,也不是常务董事,只是普通的董事会成员(兼任公司总裁)。但任正非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他是华为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的两名成员之一。华为股东会由任正非和员工持股会构成。
上图:华为年年报截屏,华为是一家股权非常特殊的企业,表决权、所有权、分红权其实是分离的。在股东会里任正非至少有50%的表决权。普通员工的股权,可以理解为分红权。
也就是说,任正非至少拥有华为50%的表决权。而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已经升任副董事长。
3月20日,任正非以华为总裁的身份,签发了《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总纲(公开讨论稿)》,开始在公司内部征求意见。这意味一场重大变革,即将在华为发生。(这份文件,可以在华为心声社区首页上看到)
文件总结了华为过去30年成功的原因,试图摆脱“路径依赖”,让华为“始终充满活力”,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总结过去30年成功经验的时候,文件说:“过去三十年,公司基于正确的社会与产业洞察与假设,形成并坚持了正确的发展思想与路线”。
所谓“社会洞察”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间沟通的数字鸿沟需要跨越;
所谓“社会假设”是: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中存在着巨大的企业发展空间与市场机会;
所谓“产业洞察”是:产品相对标准化、代际变化相对缓慢,客户群体相对集中、具有相似性,商业模式比较稳定(2B模式,客户主要购买产品与相关服务)
所谓“产业假设”是:做快速、有力的跟随者,用持续的微创新、较高的性价比、良好的客户体验,构建公司持续发展并择机超越的机会。
也就是说,华为承认自己的第一个30年,是依靠当“跟随者”、搞“微创新”和“较高性价比”发展起来的。说到底,是利用了“中国工程师群体”比“西方工程师群体”巨大的薪酬差距,并抓住了中国快速城镇化、信息化的巨大历史机遇。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任正非提出的“以宗教般的虔诚对待客户需求,重视普遍客户关系,构筑战略伙伴关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华为首先可以打败国内对手,然后再解决国外对手。
三、
进入第二个30年,华为面临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华为已经是领跑者,而不再是跟跑者,后发优势没有了;其次,人民币升值加速了“中国工程师成本”的提升,人力成本优势逐步消失;第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对手突然倍增,华为面临“跨行业颠覆”的可能;第四,美国对华为采取了处处封杀的姿态。
在华为上述文件里,有这样一张分析图(上图):华为突然发现,竞争对手不仅仅来自“设备产业”内部,还可能来自“芯片产业”、“互联网/云服务商”,甚至是“电信运营商”。华为可以涉足的范围变大了,但竞争对手也大幅增加,市场格局变得高度复杂。
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如何让18万人构成的华为摆脱官僚主义、激发全员活力,同时避免风险和内耗,就显得空前重要。
在任正非看来,华为的新定位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但问题是,定位是简单的,变成现实是复杂的,关键问题是人的管理。任正非已经74岁,他希望通过这次自我革命迅速建立起统治与分治并重、责权清晰、运作高效的“分布式经营模式”。
而这一切,说到底就是:发现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作用、让人才始终充满激情和活力。为此,华为在这份《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里提出了大量的新管理理念。比如:
高层领导要学会“仰望星空”,要在思想与方向上引领公司前行。
业务部门主官要具有企业家般的奋力牵引精神和独立担当经营责任的能力。
一线作战团队主官既要“敢战”,有强烈的求胜欲望;又要“善战”,具备打赢“班长战争”的新能力。
打破干部队伍板结,促进干部按需流动,有序引导优秀干部奔赴新机会、做出新贡献。
要调整过往单一聚焦电子信息领域生源的获取模式,进一步加大对于数学、物理、材料、生物、艺术、人文等多学科优秀生源的获取比例,让丰富多样的队伍知识结构,触发融合创新带来的创造机遇。
上图:对于华为即将展开的大变革,华为员工非常,纷纷在“心声社区”上留言。
面对未来的挑战,一流的企业、企业家都充满焦虑。腾讯的解决方案是,在优化自己原有产品、服务的同时,全力开展“流量变现”、“流量储备”,大量投资、收购企业,力图“不错过未来”。
有人统计,腾讯在年以“每月10家”的速度不断投资新的企业(上图)。而华为则试图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再造内部流程、激活员工活力的方式,最终杀出一条血路!
企业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类企业的生命周期更短,迭代迅速。无论是华为还是腾讯,都压力巨大。
让我们祝愿这两个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企业,通过各自的不懈努力、自我变革,都能实现基业长青!
推荐阅读:
酝酿董事会大换血?后任正非时代,华为如何冲破增长瓶颈为什么星巴克成了印钞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中国九家公司上榜!稻盛和夫:价格上的便宜,不是真便宜马云慌了,这家公司或开启颠覆零售业的革命!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