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妈妈所生宝宝患重症新生儿Rh溶

11月25日,患重症新生儿Rh溶血病的贝贝(化名)医院新生儿科康复出院。贝贝的奶奶和爸爸前来接孩子回家,并对泰医附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感谢之情:“是你们高超的医术让我们家二宝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康复出院,谢谢……”

贝贝于年11月14医院,她的妈妈是稀有血型:O型Rh阴性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贝贝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了皮肤黄染,并迅速加重,生后8小时经皮胆红素浓度就达到μmol/L,高度怀疑存在Rh溶血病,医院无法进行溶血病筛查及换血治疗,贝贝在生后10小时被紧急转到医院新生儿科。

入院后,医院新生儿科齐骥副主任接诊患儿,并对患儿进行了血常规、网织红、血生化、溶血筛查等检查,确诊患儿为“新生儿Rh溶血病”,同时合并重症黄疸及重度贫血。由于患儿胆红素高达.2μmol/L,血红蛋白只有61g/L,且出现了呼吸及心率增快,病情进行性加重。齐骥决定,立即对患儿进行全身换血。

泰医附院新生儿科立即与输血科联系血源,成立了由李静主任、齐骥副主任、李洪香护士长、王娜护士等人组成的6人换血治疗小组。她们密切协作,对换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并改良以往的手动换血治疗办法,采用了“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新技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尽管早就过了下班时间,齐骥副主任、王娜护士始终坚守在患儿身边,密切观察着患儿的病情变化。3小时后,医护人员成功为患儿换出约2倍血容量的血液共ml,贝贝随即转危为安。换血结束后患儿胆红素即降至.6μmol/L,血红蛋白升至g/L。后经过11天的精心治疗,贝贝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于11月25日获痊愈出院。

  据了解,新生儿换血技术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对严重黄疸患儿,尤其是ABO系统溶血、RH系统溶血病,起到迅速退黄、阻断溶血、减少核黄疸的发生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的作用。同时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重要的抢救技术之一,新生儿换血术可及时移去抗体和致敏的或有缺陷的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止胆红素脑病,同时可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亦可换出致病菌及毒素。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换血疗法多采用脐静脉插管,单管交替抽注,易引起平均动脉压的升降变化,尤其是门静脉的波动易影响肠道血流灌注压,造成肠坏死,且放血过快可引起脑室出血。医院新生儿科为患儿开展的这种“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新技术,是在传统换血方法基础上,采用智能输液泵控制放血及输血速度,通过外周动静脉对患儿进行全自动同步换血,即放血和输血完全同步进行,换血过程在封闭回路中全自动进行,无污染,对患儿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图/马骁勇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11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