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学不哭不闹的孩子,是父母做足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如今,九月已经如期而至,许多孩子都已经回到学校开始新学年的学习生活。这本该是父母可以稍微松一口气的时候,但是对于一部分父母而言,开学意味着新烦恼的产生。这部分父母的孩子是第一次步入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孩子难免会出现哭闹的现象,这不禁让父母们操碎了心。但同时,也有一些刚入学的孩子却做到了不哭不闹,以十分积极阳光的态度面对全新的生活。那么,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父母应该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是孩子为何第一次上学就出现哭闹的症状?孩子哭闹的原因1、陌生环境引起的不适应孩子第一次步入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不安与焦虑感,这种情绪的深化就会引发孩子哭闹。一方面,孩子出生以后,就一直在家庭中长大,很少有外出的经历。即便有过外出的经历,也很少会花大量的时间停留在那里,因此一时间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到达一个新的环境以后,也就意味着孩子的人际关系将会得到大换血,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孩子在离开家庭以前,大多数的交际关系都是通过父母进行的。但是,到了学校以后,所有的社交活动都需要孩子自己一个人去进行。这种显著的落差感会让孩子感到无助与彷徨。而孩子的心智是不成熟的,遇到问题时,他们想到的解决办法并不是面对,而是逃避。因此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规避上学。2、社交地位变化引起的不适应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是最高的,父母也好,长辈也好,都会特别包容孩子、体谅孩子。而到了新的环境之中,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孩子不仅需要独立与他们打交道,同时也不能得到父母长辈般的关怀与谦让,这种社交地位的变化会让孩子感到失落,从而引发哭闹。3、学习生活枯燥引发的不适应相较于在家中的玩乐时光,学校的生活是枯燥的。孩子在步入校园以前,如果被告知学校生活的枯燥乏味,那么他们自然会产生抗拒感。此外,不同于在家中,学校是有许多规章制度需要遵守的,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自由的变相剥夺。在这种环境之下,孩子自然会产生抵触感,并且以哭闹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面对孩子的强烈抵触,父母是否应该向校方申请暂缓入学呢?事实上,有不少的父母试图践行这种做法,但这样一种行径只会带来新的问题。暂缓入学并非明智之举1、影响孩子学习暂缓入学所带来的最显著影响莫过于学习方面。要知道,孩子刚入学,对于学习还是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时候老师更多的是去引导孩子学会学习,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是影响终身的。但如果孩子因为抵触校园生活,父母为此向校方申请暂缓入学,那么孩子将错过这样一个好时机。在此后的学习生活中,孩子可能因为把握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举步维艰,这对于他们学习兴致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2、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父母将孩子送入校园,除了希望孩子能学有所成以外,更希望孩子可以学会独立,这是孩子今后步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但是,父母因为孩子的一声哭闹便心软了,申请暂缓入学,那么这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纵容。我们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如今我们并不赞成家暴行为,但是这种严厉的教育态度还是应该具备的。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与进步,那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让他们不再依赖父母。因为父母并不能陪伴孩子渡过每一次难关,为他们解决每一个问题,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人生,他们应该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诸事仰仗父母。3、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孩子的暂缓入学意味着将错失一部分的学习时间,这对于老师的教学进度而言,也是一大干扰。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会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故而孩子学习上的缺漏,会给老师带来不小的干扰。一方面,老师正常的上课进度必须按时推进,没有办法为了某一位学生而重新开始某一章节知识的重新讲解。因此,当老师在上新课的同时,还会担心孩子是否能够跟得上其他同学的进度。另一方面,孩子落下的功课需要老师私下进行指导。老师平时除了上课,还需要批改学生的作业以及进行一下次课程的备课,有时候还需要处理同学之间的琐事,已经是相当忙碌。如果这时候有一位孩子需要进行功课的补习,那无疑是加大老师的工作量。既然暂缓入学的方法并不可行,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解决孩子上学哭闹的问题呢?我认为,在上学之前,父母应该做好以下三项工作。入学前的三项工作工作一: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孩子之所以抵触上学,与孩子对学习一事匮乏兴趣有很大关联。因此,父母可以在开学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对上学抱有美好的期待感而不是抵触感。父母可以在假期给孩子购置一些相对有趣的书籍,诸如科普类、故事类的书籍,并带着孩子一起进行阅读。这样一来,不仅能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以有趣的内容引起孩子学习新知的兴趣。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等到了学校,老师还可以教给你更多有趣的知识。这样一种引导方式,能很好地促成孩子对于学校生活的憧憬。工作二: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社交是人们融入集体的必备能力,拥有好的社交能力,孩子无论到了什么样的组织群体之中,都能很快融入进去。因此,为了减弱孩子对于独立社交的恐惧感,父母可以在假期对孩子的社交能力进行培养。沟通是社交的最主要过程,让孩子学会与陌生人沟通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关键步骤。举个例子,父母可以在假期时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当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时,要求孩子自己与导购员进行交流获得商品。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很快就能学会与陌生人进行交流,到了学校父母也不需要担心孩子交不到朋友。工作三:减弱孩子的依赖心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常常使得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赖感,这种依赖感在脱离了父母之后尤为明显,孩子也正是因此而不希望离开父母到学校上学。因此,父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弱孩子的依赖心理。举个例子,父母在假期时,可以要求孩子自己学会调节闹钟,自己按时起床。比如说第二天父母与孩子约定好要一起去游乐场,如果孩子自己没能按时独立起床,那么父母就拒绝带孩子去游乐场玩。以此作为一种施压手段,让孩子尽快学会独立。我是鲸鱼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
上一篇文章: 竞争力分析小鹏P7i担得起全村的希望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