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藏日喀则地区第一例新生儿换血术
点击上方蓝字, 9月24日深夜,医院新生儿科顺利完成了日喀则地区的第一例新生儿换血术治疗,这一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新生儿科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诊治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也向着建设区域性新生儿危重抢救中心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新生儿尼玛(化名)在9月23日晚出现精神萎靡、反应低下、纳奶减少的症状,由于当时出生仅6天,家长非常着急,将其送至医院儿科急诊就诊。接诊医生发觉患儿病情危重,立即将其收治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相关治疗。
24日早晨,上海援藏医疗队队员、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颜崇兵查房时,发现尼玛有肢体抖动、头部后仰、反应低下等表现,听取值班医生病史汇报后,立即指示复查血生化指标,结果发现经过一个晚上的常规治疗,尼玛的胆红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善,仍大于umol/L。为防止患儿病情继续恶化,颜主任建议立即实施新生儿换血术,以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防止神经系统受到进一步损害。
考虑到新生儿换血术需要用到大量血制品,存在相关风险,尼玛家属一开始拒绝了换血治疗。新生儿科住院医师担心患儿病情将产生远期的神经系统发育影响,反复与家长沟通,最终说服家长签字同意。
随后,新生儿科第一时间准备各项术前操作。新生儿科护士长王佳明首先进行了动脉、静脉留置针穿刺,同时指导护理团队准备换血所需的输液泵、输液皮条、针筒等耗材;新生儿住院总医师薛云鹏立即着手申请红细胞及血浆;住院医师王华飞、陈爱营持续监测并稳定患儿生命体征;颜主任和新生儿科徐爱丽主任进行相关指导和协调工作。由于这是医院第一例新生儿换血术,护理团队在准备过程中还发现输血皮条与管道存在连接问题,颜主任立医院新生儿科范巧玲护士长,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
24日晚9点半,换血治疗正式开始。整个治疗过程中,尼玛的心率、呼吸、氧合、血压等生命体征始终保持稳定。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治疗,尼玛复查的血胆红素水平下降到umol/L,较入院时降低超过一半,换血治疗效果显著,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目前,尼玛仍在继续蓝光治疗当中,下一步还需完善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了解神经系统受损情况,对预后进行评估。
新技医院医疗技术发展和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更好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接下来,上海援藏医疗队将按照建设新生儿危重抢救中心的要求,继续依托上海大后方优势,推进新兴医疗技术项目在日喀则市落地开展,为西藏孩子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上海援藏医疗队
编辑:彭露璐
本期责任编辑:王德伟
投稿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