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前沿我院完成首例可载药微球肝动脉
8月22日,我院肿瘤综合介入医院微创介入科合作,完成我院首例晚期肝癌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该技术填补我院介入领域一项空白。
患者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36岁,既往乙肝病史,年12月查体发现肝癌,外院治疗后病灶进展于年4月24日入住我科,年4月26日、6月5日行传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年8月18日复查肝脏病灶范围缩小,年12月5日及年2月3日、6月5日分别再行传统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3次,年8月21日复查病灶稳定。
患者病变CT图
载药过程(可载药微球与化疗药物混合,经过多次晃动使微球充分载药)
术中(仔细观察,精细操作)
造影图(肿瘤血管变异,血供丰富,且有动静脉瘘)
栓塞后造影图(大部分血管被封堵,血流减少且缓慢)
众所周知,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八成的肝癌患者为中晚期,有过半的患者选择介入治疗。版《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中指出肝脏介入栓塞化疗术(TACE)作为一线非根治性治疗,国内临床上最常用,是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肝动脉化疗栓塞,由于化疗药物通常是一次性灌注,在肝内停留时间短,疗效相对不足,且仍具有全身毒副作用,而载药微球是一种全新的介入材料,将化疗药物包埋于一定的基质中制成小球状物,通过微导管将“载药微球”注入患者肿瘤靶血管,对肿瘤进行精确打击,不仅可以堵死为肿瘤提供“养料”的血管,还可以在瘤内缓慢释放化疗药物,起到持续“化疗+栓塞”的双重作用,并达到微动脉水平栓塞,阻断肿瘤血供彻底。由于化疗药物局限在微球内,全身的化疗药物浓度就会降低,大大减轻了化疗药物对患者的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作用,也显著降低了化疗药物对肝脏功能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最大程度地延长疾病进展时间,提高生存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载药微球越来越受到介入科医生和患者亲赖:
载药微球优点:
1.安全性及有效性较普通微球介入治疗更高;
2.可同时吸附多种化疗药,且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
3.所载药物缓释时间久,可持续释放一个月;
4.载药缓释,肿瘤局部浓度高,外周血浓度低,大大降低化疗药毒副作用等。
图示:载药微球模型图及优点
图示:载药微球药物分布示意图(a传统化疗,药物全身分布无差异,毒副作用较大;b传统TACE,病灶局部药物浓度较高,但全身其他部位仍有不同程度分布;c载药微球药物靶向分布在病灶区,全身副作用轻微)
自年5医院院介入室运行以来,综合介入团队已开展了上百例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均获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效果仍然不容乐观。而如今随着载药微球在我院的引入,将会延缓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病情进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医院综合介入诊疗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