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紧急换血20000毫升救了六旬老
「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来源:温州新闻网温州网讯我市63岁的陈老伯近日康复出院。此前,他突然患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院治疗期间为他置换血浆共计毫升。10月17日上午,陈老伯在田间劳作时,突然发觉极度乏力,休息后亦未觉好转,而且头痛、头晕明显。家人随即将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发现患者前胸、臀部有大片瘀斑,当场开出了检验单。当天下午1时,该院急诊科接到检验科的“危急值”患者血小板异常减少,同时报告单上备注的“易见裂片红细胞”几个字引起了急诊科主任陈之力的注意,急诊生化提示“总胆红素升高6倍多、血肌酐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至接近10倍”。急诊科邀请血液科会诊,血液化疗科副主任医师刘珍说:“首先考虑的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完善相关检查,进行血浆置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很少见,极易误诊,但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医生需要尽快做出预诊断预处理,为患者争取抢救时机。10月17日至10月20日,医院先后为陈老伯做了4次血浆置换,共计毫升,血小板计数脱离危急值范围。10月21日,陈老伯转入血液化疗科继续治疗。暂停血浆置换才两天,10月23日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再次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该医院在继续每天为老伯置换血浆毫升的同时,还进行血浆检测明确病因。血液化疗科主任医师吴圣豪通过检测,确诊陈老伯的病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月28日、11月4日分别进行两次有效用药后,陈老伯的病情趋于稳定,不再依赖于血浆置换。治疗期间,医院共给予10次血浆置换,合计使用血浆毫升。而一个成年人的正常血量为~毫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可以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和发热五联征,但大部分患者并无完整的五联征。该病发病率约为3.7/万,发病年龄多为10~40岁,女性较多见,男女比例约1:2。该病起病急骤,未及时治疗致死率可达90%。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上一篇文章: 让儿子给自己换血的亿万富翁,为长生不老 下一篇文章: 八旬夫妇被医院扎针换血花18万保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1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