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案例好发于青少年的肿瘤骨
现年19岁的小许是广州某高校大一新生,于年暑假期间,右小腿出现莫名肿胀,起初并未引起重视,但近2个月来,肿胀并未消退,甚至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并伴有麻木、疼痛感。在外院行X线检查,示右侧胫腓骨近端骨小梁稍凌乱,内见片状低密影,周围软组织见大片状,云絮状密影。余所见骨未见明显骨折征及异常骨质改变,关节对合良好。
患者提供的外院X线图
后在父母陪同下,于本中心行右小腿及胫腓骨MRI平扫+增强扫描,MRI考虑为右小腿上段肌间隙内占位性病变,考虑骨来源恶性肿瘤,骨旁型骨肉瘤可能性大。后经病理学确诊为骨旁型骨肉瘤。
本中心行右小腿及胫腓骨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如下图:
*1为T1WI矢状位平扫;2为T1WI矢状位增强扫描;3为T1WI冠状位增强扫描;4为T1WI轴位增强扫描;5为T2WI冠状位平扫;6为T2WI轴位平扫;7为T2WI轴位压脂平扫;8为T2WI矢状位平扫;9为T2WI矢状位压脂平扫。
显示:右小腿上段肌间隙内(腓肠肌外侧头前方、腓骨头周围)见不规则异常信号影,大小约10.2cm×8.0cm×15.7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病灶内部呈混杂信号,T1WI以等信号为主,内见不规则低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部分稍高信号、部分高信号、部分条状及点状低信号,病灶内未见明显液平面,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右腓骨上段内侧局部皮质凹陷,髓腔内见小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周围肌层受压移位、其内见片状长T1长T2水肿灶,以腓肠肌明显。右胫骨未见明显异常。
01
什么是骨肉瘤?
随着骨肉瘤病情进展,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阶段:
1)疼痛:
骨肉瘤起病隐匿,开始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为疼痛,在该阶段,由膨胀的肿瘤组织破坏骨皮质,刺激骨膜神经末梢骨肉瘤肿瘤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可由早期的间歇性发展为数周后的持续性,疼痛的程度可有所增强,下肢疼痛可出现避痛性跛行;
2)肿块:
隨着病情发展,局部可出现肿胀,在肢体疼痛部位触及肿块,伴明显的压痛。肿块增长迅速者,可以从外观上发现肿块。肿块表面皮温增高和浅表静脉显露,肿块表面和附近软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因骨化程度的不同,肿块的硬度各异。肿块增大,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3)跛行:
由肢体疼痛而引发的避痛性跛行,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患病时间长者可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4)全身状况:
当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至全身状况时,表现为发热、不适、体重下降、贫血以至衰竭。个别病例肿瘤早期就可发生肺部转移,致全身状况恶化。
02
骨肉瘤的病因
骨肉瘤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据报道,其发病可能与辐射、慢性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
1)骨骼的生长比较活跃,发生骨肉瘤的危险性较高;
2)凡能在骨骼内积存的放射性物质均可诱发骨肉瘤;
3)Rb基因突变或缺失的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发生骨肉瘤的危险性较高;
4)多发性骨软骨瘤病、骨Paget病、多骨纤维结构不良等良性疾病,可恶变而发生骨肉瘤。
03
骨肉瘤的影像学检查
骨肉瘤作为青少年原发恶性骨组织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该病预后与生存率。研究表明:如果早期得到充分恰当的治疗,60%以上的患者能够存活,但若错过较佳治疗时机,待骨肉瘤进展并发生转移时,患者的治愈率降为30%以下。
目前,骨肉瘤的无创影像学检查,主要以X线片、CT和MRI为主。
X线片是诊断骨肉瘤有效的检查,可显像骨肉瘤组织,观察肿瘤是否侵袭软组织以及是否有骨折;CT可以明确肿瘤在软组织中的扩散情况,以及肿瘤对关节组织和关节腔的破坏情况。胸部CT还可以早期发现肺部和其他脏器的转移病灶,是骨肉瘤检查的常规项目;在此基础上,MRI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病灶组织和其周边正常软组织的位置关系,包括神经、血管、肌肉等,还可以清楚的显示肿瘤病灶在髓腔或是关节腔的生长、蔓延,有无微小转移病灶,助于更好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提供指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骨肉瘤,如骨旁型骨肉瘤(本病例),其并不会造成骨折等典型征象,此时,MRI检查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检查作用。
景哥提醒
骨肉瘤作为青少年原发恶性骨组织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需引起格外重视!由于本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重要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当患者出现不明肿物并伴有疼痛的典型症状时,尽快行X线片、CT或MRI等影像学无创检查进行肿物筛查,很有必要!从而避免错过较佳治疗时机。
同时为预防骨肉瘤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在青少年时期,注意运动安全,避免外伤。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少吃腌制食物及油炸食品,不吃变质的食物。
4、青少年出现骨头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时,应及时检查、就诊。
本中心西门子3.0TMRI设备
本文由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曾玉萍医生提供
全景广州中心医生栏
曾玉萍
科研秘书、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毕业于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曾就职医院放射科。长期从事于医学影像工作,对全身各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丰富的影像诊断临床经验,尤其对腹部病变的影像诊断具有深入研究。
?学术任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社会医疗机构质量评估与质量控制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一般引导项目1项,主医院院级科研课题1项,以第1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作为主要作者(前3)发表SCI论文4篇。多次参与全国放射学年会、省放射学年会、省学组读片会等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sx/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