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股份人事ldquo地震rdqu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沙钢股份(.SZ)正在经历人事“地震”,3天内,包括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管火速更换。9月24日,沙钢股份公告,董事会聘任蒋建平为公司总经理;聘任贾艳为副总经理,同时提名为董事候选人;聘任钱宇为财务总监。而就在3天前,沙钢股份刚刚公告,聂蔚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彼时聂蔚上任还未满半年。随后张兆斌因工作原因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
这也留下了诸多疑云,聂蔚此前曾长期从事投资相关业务,当时为何让这位投资运作见长的“80后”掌舵这艘百亿钢铁巨轮?现在为何上任半年就匆匆离职?公司高管的集体换血又意味着什么?
9月28日,沙钢股份人士在电话中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是正常的人事调整,如今已告一段落。记者了解到,此次火线上任的蒋建平是沙钢股份的老将,曾任沙钢股份旗下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熟悉钢铁业务,相较于前任聂蔚主攻投资领域,这也让外界猜测是否意味着公司意在重回钢铁主业?
目前,沙钢股份逾亿海外并购重组英国大数据巨头GlobalSwitch(下称“GS”)依然存在变数。中国基金论坛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崔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沙钢股份此项并购更像是战略和财务投资,其很难介入GS的日常运营管理,整合起来困难更大。“钢铁+大数据”双轮驱动可能更多是一种公司宣传口号。
管理层人事“换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沙钢股份近期开启的一系列人事调整让外界眼花缭乱。
9月21日,沙钢股份发布的一则人事公告引发业内广泛 沙钢股份年半年报显示,年3月23日,聂蔚刚刚当选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并被任命为总经理,距离职任期不足半年。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这只是开始,两天后,沙钢股份公告披露张兆斌因工作原因辞去财务总监职务,紧接着一天后,就公布了新上任的三位高管。“包括总经理在内的高管团队几乎‘换血’,企业中并不多见,上市企业中更是少之又少”,一位钢铁领域证券分析师表示,说明公司内部正在经历大的变故或者转变调整。
资料显示,蒋建平是沙钢股份一员老将,在沙钢集团(沙钢股份控股股东)担任管理工作多年,经历多个管理岗位,对钢铁业务非常熟悉。
相较而言,聂蔚更擅长投资运作,其曾任建设银行业务副经理,沙钢集团董事局投资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华创证券董事,长实保险代理(江苏)副董事长,长实保险经纪(江苏)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等职务。
这样的履历在投资和金融业务上无疑是更擅长的,但让其掌管一家年收入亿元的钢铁上市公司,挑战不可谓不大,也多少让外界有些疑惑:当时为何让这位“80后”走马上任?但现在这个似乎已不重要了,因为在不到半年后,其已匆匆离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记者注意到,聂蔚的前任陈瑛,年4月出任总经理,至今年3月23日卸任,任职达6年,且彼时年龄已是69岁。
这也引发外界一些猜测,匆匆换帅背后是否意味着,在前阶段斥资亿基本完成对大数据巨头GS的收购后,沙钢股份的投资步伐放缓,而更多地把重心回归钢铁主业,或者有意向外界传达这一信号?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联系采访沙钢股份,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逾亿海外并购未了
沙钢股份的控股股东为沙钢集团。公开信息显示,沙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背后实际控制人是沈文荣。
近年来,沙钢股份受外界广泛 广受 “在经历了~年的高峰后,钢铁行业正在进入下行周期,不少大的钢铁企业也都在做布局和转型,但多是在行业内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像沙钢这样的跨界的确看不太懂”,卓创资讯钢材分析师海敏告诉记者,即使涉足大数据领域,类似“找钢网”这样的,至少还能形成产业协同。
这也得到了崔新生的认同,他表示,这样的并购和钢铁主业基本没有关联性,沙钢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投资人的角色。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个历时三年的并购重组依然在持续中。因为这次并购分两步走,首先沙钢集团先买下GS;其次沙钢股份再从沙钢集团手中买下参与交易的子公司,完成资产置入。在前后共花费59.3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亿元)后,第一步已经完成,不过目前卡在第二步。
沙钢股份曾于年6月15日抛出过一份重组方案,方案称,沙钢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交易的方式,收购两家数据公司——苏州卿峰%和德利迅达88%股权,合计并购金额达.08亿元。为了完成并购,从年9月开始沙钢股份就开始了停牌,而且一停就是两年多。
年12月股票复牌时,沙钢股份并未完成对以上两家公司的收购,随后方案调整为仅对苏州卿峰一家公司收购,但直到目前,该项收购依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据沙钢股份公告,截至今年5月7日,交易相关方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仍在积极推进中。
而此前,聂蔚除了沙钢股份总经理身份,还有一重身份很关键:苏州卿峰的董事长。而现在这个关键角色的匆匆离职,则让这项久拖未决的巨额并购重组再添不确定性因素。
“钢铁+大数据”疑云
在年发起并购GS的同时,沙钢股份方面提出从原先的钢铁主业向“钢铁+大数据”双轮驱动转型。
公开信息显示,GS总部位于伦敦,是欧洲和亚太地区领先的数据中心业主、运营商和开发商,并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马德里、法兰克福、新加坡、悉尼等国家和地区拥有和运营10家数据中心,可租赁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总价值约57.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7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GS这类的数据中心,可能并非如字面上理解的为各大网络运营商及互联网公司提供大数据服务,而是为数据业务的服务器提供一个网络密集、灵活的技术空间,通俗地说,就是为IT设施提供安身之处的基础设施(房子),里面配置特制的电源、冷却系统、数据连接和安全设备以满足相关要求。换言之,GS是全欧洲最大的数据房东。
GS的优势在于,进入市场早,业务规模居于行业前列,数据中心位于伦敦、巴黎、法兰克福、新加坡、中国香港、悉尼等欧洲亚太地区一线城市,并有继续扩建的规划。这些地方不但地理位置稀缺,而且商业和互联网经济也较为发达,对于机房的租赁需求旺盛。并且多年的维护运营让其有了稳固的客户关系。
不过即使此次并购重组完成,接下来也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钢铁业和大数据这两个几乎无关联的产业如何协同,中国、欧洲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巨大差异,还有人员安排等一系列现实挑战。
“欧洲的企业被并购后都基本会维持原班人马运营,外方团队很难介入。而且从技术和专业性角度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沙钢股份不太可能介入GS的日常运营,也很难整合”,崔新生告诉记者,不过相互间的战略互通、品牌和市场合作倒是可能的。
此前GS董事会的人事安排也佐证了这点。并购后,三位来自沙钢的代表进入董事会,成为非执行董事。他们分别为沙钢股份董事长何春生、聂蔚和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次子沈谦。GS首席执行官约翰·柯克兰、首席财务官戴维·道尔以及非执行董事李强均获得留任。其他人事方面也基本维持了原班人马。
按之前沙钢股份的计划,接下来其将在欧洲、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数据产业上投资40亿~50亿美元,力争用3~5年时间将GS打造成世界前三的大数据公司,助力GS欧洲市场深耕和包括中国在内亚太市场的开拓,并推动GS上市。
不过从推进3年还未完成的并购重组来看,这个计划显然要推后了。而且并购重组关键角色聂蔚的突然离职,也从侧面表明并购重组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老将蒋建平的重新掌舵,似乎也在宣告公司将重回钢铁主业的正轨。
不过沙钢接下来的挑战不小,虽然并购重组未能如期完成,但高额并购已经让沙钢集团的负债高企。上海清算所发布的沙钢集团年年报显示,截至年年末,沙钢集团负债合计.73亿元,近年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较期初的亿元增长近40%。
而在钢铁行业经历下行周期的背景下,沙钢股份的净利润也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沙钢股份实现营收64.77亿元,同比增长3.8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下滑11.45%。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IPO俱乐部,中国企业国际上市首选服务商
卓越国际企业金融服务与准上市公司孵化平台
IPO俱乐部凝聚投行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SPAC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铺设成功之路。咨询热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