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曲径通幽rdquo超选
介入治疗是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技术诞生30年来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目前已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的栓塞剂,使靶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具有微创、副反应少,且疗效确切等优点。
1
患者信息
性别:女
年龄:69岁
主诉:查体发现肝占位2天
既往病史:乙肝10年、糖尿病15年、高血压病史2年,无外伤及手术史
诊断:原发性肝癌
2
辅助检查
化验检查:
WBC:6.17X/L,RBC:4.23X/L,PLT:X/L;PT:12.1S,APTT:36.9S;AST:27U/L,ALT:11U/L,TBIL:17.1umol/L,ALB:43g/L
肿瘤标记物检查:
血清癌胚抗原(CEA):0.21ng/mL(参考值:0.00-4)、甲胎蛋白(AFP):ng/mL(参考值:0.00-20);
上腹部强化MR检查:
肝右叶占位病变,符合原发性肝癌表现。
3
上腹部MR强化检查
清晰看到病灶(S8、S7段,圆圈内)
4
造影诊断和检查
5
介入操作过程
病例操作的关键点:
造影:局麻下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5Fr动脉鞘,以肝管和泥鳅导丝超选腹腔干及肝总动脉后造影,以2.4Fr微导管(APTMedical)超选肝右前上、后上动脉造影。
栓塞:以载药微球栓塞靶血管至血流停滞。
产品使用情况:
2.4Fr微导管(APTMedical)
结果(造影影像):
肝右前上、后上动脉为病灶主要供血动脉,其远端发出紊乱肿瘤血管,实质期可见肿瘤染色,延迟期仍可见明显染色。栓塞后可见肿瘤血管及染色消失。
6
术中影像
以载药微球栓塞靶血管至血流停滞
7
术后总结
精准超选肝动脉亚段并化疗栓塞,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正常肝脏组织的损伤。
2.4Fr微导管(APTMedical)在本病例中有助于术者超选择性选插肿瘤供血血管。
8
作者简介
张国栋教授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共产党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医院。
主要从事血管内介入诊疗工作,研究方向为盆腔血管内介入诊疗,已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介入放射专业SCI论文5篇。
现供职于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介入放射研究室。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radexfiles.com/hxjj/5690.html